<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社保將迎最大幅降費,會影響養老金正常發放嗎?

    原標題:社保將迎最大幅降費,會影響養老金正常發放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梁宙

    2019年5月,我國養老保險將迎來社保制度建立以來最大幅度的一次降費,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將降至16%,并有望倒逼養老金制度改革提速。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3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落實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部署,明確具體配套措施。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為落實從5月1日起各地可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從原規定的20%降至16%等降低社保費率部署,會議決定核定調低社保繳費基數。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各地由過去依據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改為以本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繳費基數上下限,使繳費基數降低。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可在本省平均工資60%—300%之間自愿選擇繳費基數。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對界面新聞表示,這次養老保險降費幅度確實比較大,一方面是為了改變此前養老保險繳費率過高的情況,確定一個合理的繳費水平,另一方面是為廣大的企業減負。

    中國是全世界養老保險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列舉數字表示,我國企業和個人合起來的養老保險基本費率為28%,幾乎高于所有發達國家,與之對比,美國是12.4%,加拿大是9.9%,韓國是9%。

    目前,我國各省份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中,最低的是廈門為12%,廣東和浙江為14%,福建和山東為18%,其他的省市費率多為19%和20%。

    過高的養老保險費率給中小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企業五項社會保險的繳費率約為30%,利用宏觀數據的研究表明,2015年企業實際繳費率平均為20.9%;根據制造業上市公司微觀數據的研究表明,2014年企業實際繳費率約為19.5%。

    “實際繳費率與名義繳費率之差約為10%,這是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社保降費的可能空間。另外,高繳費對就業具有擠出效應。”朱俊生對界面新聞說,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社會保險繳費率變動與就業變動存在反向互動關系,企業社會保險繳費率增加1個百分點會導致就業人數下降3.84個百分點,對民營企業、資產規模較小的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尤其如此。

    我國的養老保險費率過高,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時的轉軌成本造成的。其時“老人”個人賬戶無資金積累,“中人”個人賬戶資金積累嚴重不足,但他們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這個錢在很大程度上由現在的人來支付。

    董登新稱,養老金制度建立至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養老保險已基本全覆蓋職業人群,如今中小企業越來越多,如果繼續實行高繳費率,會令很多中小企業難以承受。

    2016年,我國拉開了養老保險“降費大幕”。當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份,將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超過9個月的省份,可以階段性降低至19%。

    與幾年前1個百分點的降費相比,今年的最高4個百分點的降費力度很大。有人擔心對養老金領取造成影響。人社部部長張紀南此前曾表示,我們有能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今年還將繼續適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養老金“15連調”。

    董登新指出,養老保險的費率逐漸降下來,養老金上漲的幅度也會相應減緩,最近三年來都是提高5%到5.5%,以后養老金的增長速度可能會降低到2%到3%,和中國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相當。

    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顯示,近五年來,我國的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一直維持在65.9%到67.5%之間。董登新認為,今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大幅降費,第一支柱的養老金替代率也會隨之下調,下調之后僅靠基本養老保險的退休金難以保證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因此在降費的同時,必須把第二、三支柱發展起來。

    現實中,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等第二、三支柱發展一直不理想。朱俊生說,我國養老金第二、三支柱發展仍然比較遲緩,企業年金的覆蓋面只有5%左右,第三支柱去年開始試點,但是賣得也非常有限,養老金三支柱呈現失衡的狀態。

    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我國第一支柱占比74%,第二支柱占比23.1%,第三支柱占比0.29%。相比之下,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差距較大,如美國第一支柱占比10%,第二支柱占比61.9%,第三支柱占比達28.1%。

    “退休金收入應該是多元的,有一部分來自公共養老金,更應該鼓勵的是來自私人養老金的部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費率有所降低,對私人養老金特別是企業年金的發展會有促進作用,讓企業有更多的空間做員工的福利計劃。”朱俊生說。

    朱俊生表示,降費不是單一的一件事情,需要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其他幾項工作連起來同時實施。在養老保險降費的同時,還需要加快推進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回報,以及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有10余個省份當年養老金支出大于收入,隨著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費率的大幅下調,黑龍江等省份的養老金支付壓力也引起部分人的擔憂。董登新認為,養老保險單位費率下降之后,黑龍江等省份的養老金缺口會更大,所以養老金全國統籌要加速推進。

    2018年7月1日,我國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實施,養老金全國統籌邁出了第一步。2019年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劉昆指出,目前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整體上收大于支,今年將提高調劑比例至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達到6千億元,緩解個別省份收支壓力。

    “若將來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軌成本得到很好的解決,養老金統籌層次得到提高,養老金第二、三支柱發展起來,養老保險還將有進一步的降費空間。”朱俊生說。

    董登新認為,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最低可降至12%,與最初制度設計的20%的標準相比,累計可下調8個百分點。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