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桓鐵路開通旅客列車
遼寧桓仁結束不通旅客列車歷史
遼寧本溪訊(伍振 孫志森 報道)4月9日,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田桓鐵路開通客運,結束了桓仁滿族自治縣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為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戰(zhàn)略的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田桓鐵路位于本溪滿族自治縣田師傅鎮(zhèn)至桓仁縣境內,是遼寧東部鐵路的重要通道,沈丹鐵路的支線,2013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12月建成。線路新設鐵剎山、堿廠、大陽、八里甸子、花博山共5 座車站,全長73.95公里,列車運行速度120公里,將沈陽、本溪、桓仁連成一條線。
中鐵十八局集團四公司擔負施工的摩天嶺隧道全長8620米,是全線最長、也是沈陽鐵路局鐵建史上最長的單線隧道,最大埋深為698米,最淺埋深僅6米,隧道地質條件極其復雜,淺埋地層長,涌水量大,通風條件差,冬季嚴寒歇工時間長,施工難度大。他們創(chuàng)新運用深孔立體微差光面爆破新技術,在隧道進口創(chuàng)月連續(xù)進尺200米、210米和226米紀錄。在沈陽鐵路局率先采用帶模注漿和整體端模、仰拱率先采用曲模等新工藝,采用隧道智能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獲得了立體微差爆破、自動排水、升降鑿巖臺車近10項發(fā)明專利授權,四公司項目部還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進行隧道進洞開挖,第一個施工仰拱等多個第一。
中鐵十八局集團二公司擔負施工的我國最大規(guī)模、世界罕見的巖堆隧道——大前石嶺隧道全長2485米,要穿越冰川時期形成的巨型巖堆,整個山體從上到下500多米、從左到右8000多米均被厚厚的活動巖堆體所覆蓋,達幾千萬方。被譽為“生命禁區(qū)”,更是“施工禁區(qū)”的巖堆如松散“瓜子殼”堆砌,穩(wěn)定性極差,極易產生坍塌和山體大面積滑坡。為破解世界性特別不良地質極高風險隧道施工難題,項目部采用地表U型泡沫注漿、融冰注漿、洞內全斷面超前管棚注漿、超前錨管等綜合施工技術“組合拳”,先后獲得“一種隧道口巖堆滑坡保護裝置”、“挖孔樁施工安全防護籠”等10多項國家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據悉,中鐵十八局多次榮獲全線信用評價第一,而且曾榮獲沈陽鐵路局17家工程局信譽評價第一。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