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寫青春
--記中煤礦建集團“十大杰出青年”滿東輝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王景)藏著他辛勤的汗水。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關愛職工的事跡一直閃光在職工心里。他就是中煤第七十一工程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海外公司經理、印度巴拉卡德和甘穆崗立井項目籌備組組長滿東輝,1984年2月出生山東省寧陽縣,中共黨員,注冊一級建造師,礦建工程師。2006年大學本科畢業,2010年入職七十一工程公司,9年來,他一直奮戰在礦建生產一線,參與施工了朱集西、張莊、馬坑、白象山等多個礦建項目,由一名普通技術人員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經理,先后獲得煤炭建設行業優秀項目經理,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員工,七十一工程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管理者、安全生產優秀管理者、優秀知識分子等榮譽稱號。
潛心鉆研,勇當技術尖兵
2010年4月,滿東輝進入七十一工程公司朱集西項目部,他沒有因為初來乍到畏手畏腳,而是很快融入了企業。作為項目部生產技術副經理,他深入現場、大膽管理、勇于擔當,特別是該項目箕斗裝載硐室的施工中,面臨巖石賦存不穩定,巖石質量較差,施工隔板易變形等難題,施工一度陷入停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不停的翻閱施工圖紙和相關書籍,不斷下井研究,經過各種方案對比和多方探討,最終他提出的采用導硐法施工,小型挖掘機配合中心回轉抓巖機裝罐出矸,隔板施工與硐室施工相結合等施工方案獲得通過。因為當時懂這種施工經驗的職工并不多,為了做好技術指導,他在主井箕斗裝載硐室施工現場連續值守盯點,關鍵施工段施工時連續在井下連續工作達38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主井箕斗裝載硐室僅用時43天即宣告竣工,比甲方計劃工期縮短了17天,該施工速度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硐室成形質量全優,得到了業主與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礦方特別嘉獎17萬元。
妙手回春,懂技術更懂經營
2011年開始,滿東輝受命接手管理鐵礦項目部,鐵礦項目的施工,特別是鐵礦采礦項目對于七十一工程公司乃至整個集團都是一個全新的認知。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滿東輝從多方面入手,積極參加各類培訓班,努力堅持“向人學、向書本學”,白天蹲點工地、晚上查資料進行學習消化,并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帶回現場,運用到實際生產中,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現場實際為核心,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鐵礦采礦項目的管理方法,摸索出了一套由基建項目向生產項目順利過渡的管理思路。
“開源節流”,當被問及如何從順利盤活兩個鐵礦項目,實現扭虧為盈時他總結了這四個字。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可一點也不容易。2014年至2015年,正值礦山建設寒冬期,受市場大環境持續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項目部施工單價一跌再跌,采礦合同綜合單價更是下降超過20%,結算環境也日益艱難,他當時任職白象山鐵礦任職項目部經理,他帶領項目干部職工抓生產、保安全、聚人心;積極承攬甲方開拓、采準、采礦、充填工程;大力開展降本提效,嚴格控制每一筆支出,精打細算;不斷調整施工隊伍,適當裁剪富余人員,定崗定員,很快捋順了白象山項目部的各項工作,使項目步入正軌,順利扭虧為盈。
由于張莊鐵礦當時面臨同樣狀況,連續虧損達10個月,面臨全面停工的危險。滿東輝臨危受命,根據公司安排,2015年10月公司將負責接手張莊鐵礦項目,他以身作則,帶領項目部全體職工轉變工作思路,大刀闊斧調整,不畏艱難、積極進取,奮力拼搏,最終不辱使命,通過不到3個月的調整,各項工作就步入了正軌,開始盈利。至2016年,盈利能力在公司名列前茅,順利實現了職工收入的穩定增長。2017年第一季度,張莊項目部全體職工齊心協力、同甘共苦,克服了春節放假等不利因素,實現了月產原礦突破14萬噸的優異成績,創造了礦區記錄,實現了工程回款率達127%,確保了項目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公司整體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以身作則,管項目更懂人心
開飯的時間到了,在項目部排隊打飯的人群中,我們看到了滿東輝的身影,作為一名項目經理,他從不吃小灶,和普通職工一樣都是吃食堂,他不僅這樣要求自己,同樣要求其他班子成員做到。他說自己本來就是職工群眾的一員,堅決不能搞特殊化,他經常通過和職工一起排隊的時間同職工聊聊天,拉拉家常,積極了解職工所思所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工作上,他也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在項目部領導班子成員下井帶班計劃表上,他每次給自己排的下井帶班次數最多,時間最長,對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點,他勇于自我批評;項目部重大事項上,他注意做到決策的可行性、民主性,聽取和吸收各方建議意見;“人心齊,泰山移”。他一直注重發揮班組和群體力量,他經常主動和班子成員交心談心,他管理的項目總能把班子和職工攥成一個拳,擰成一股繩,鉚足一把勁。
回首在七十一工程公司的九年,滿東輝感慨良多,他說:“一個樹苗,只有根植于腳下的土地,才能生機勃勃;一名職工,只有扎根企業,奉獻企業,才能蓬勃向上!是七十一培養了我,造就了我,給了我成長的平臺和腳下的土地,我將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奮力拼搏,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