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追夢之路
——記中國有色集團“中色海外杰出貢獻獎”獲得者李甲
(記者 ???nbsp; 通訊員 七政)一位白俄項目部普普通通的員工,扎根海外施工一線十幾年,3000多個日夜堅守,書寫了普通員工愛崗敬業、追夢出海之路的華章。2019年1月20日,他被中國有色集團黨委授予“中色海外杰出貢獻獎”。他的名字叫李甲。
“今年過年回國嗎?”“不回了,過年期間還有好多事情呢”,這樣的對話就像是重復昨天的故事,經常云繞耳邊。為了做好2019年白俄羅斯項目的施工準備,他今年又一次選擇了在白俄工地留守過年,這已是他在國外度過的第五個春節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十幾年時光匆匆流過。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2007年7月參加工作的他,在國內沒呆幾天,就被建設集團派往國外項目工作,如今已十個多年頭了,從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項目,到白俄羅斯紙漿廠、中白工業園、中國政府援助白俄羅斯保障房項目,到處都看見他兢兢業業的身影,到處都拓有他砥礪奮進的足跡。他堅守施工第一線,為公司在海外的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見證公司海外市場拓展之路越走越寬、海外市場蛋糕越做越大,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從平凡走向輝煌的歷史。2019年1月20日,李甲被中國有色集團黨委授予“中色海外杰出貢獻獎”。
作為七公司第一批開拓白俄羅斯市場的一員,對他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2012年9月,項目經理龔志凱帶著他作為先遣人員,毅然踏上了這片陌生的東歐土地,開啟了公司在白俄羅斯開疆拓土、占領市場的征程。他們發揚十五冶“開得動 打得響 過得硬”的企業精神,展現十五冶鐵軍形象,秉承今天的質量和服務就是明天的市場的理念,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市場,以現場保市場,成功實現了公司在白俄羅斯的滾動發展,贏得了業主和總包方的一致好評。承建的工程任務由最初進白俄市場時的3000多萬元紙漿廠項目到現在白俄項目的12個億。
作為項目物資部長,他深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確保各項目的施工要求,他積極開拓白俄市場,了解市場行情,他經常帶著翻譯一跑就是幾百公里,幾乎跑遍了白俄所有的大型生產廠家。在采購過程中嚴格要求采購員進廠家采購,大大降低了項目成本,在紙漿廠項目施工過程中,材料采購成本大為降低,基本實現零庫存。在中白工業園中聯重科項目材料設備采購過程中,他嚴格履行合同條款,積極同生產廠家及業主進行溝通,按期順利完成了玻璃幕墻、圍墻、油水分離器等材料設備的業主價格審批工作,在審批過程中為公司爭取了可觀利潤,確保了項目材料及機械成本,為19年項目大干快上鋪平了道路。
到白俄后,他發現物資清關進展緩慢,影響工程進度,就主動擔負起物資發運到白俄的清關、認證等相關工作。在吉利項目施工過程中,公司通過中信建設發運了一批現場急需的生產物資機械,按照合同,物流公司只負責運輸到白俄境內,相關清關認證工作由我司自行辦理,對于未實際辦理過清關手續的他來說,是個很大挑戰。在困難面前,他沒有畏懼,大膽迎難而上,帶著翻譯找當地海關了解清關要求,編制相關表格,提供資料,最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相關清關工作,為項目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肩負著十五冶白俄羅斯子公司貿易業務擴展、攪拌站對外經營的任務。2018年,在公司領導支持下,他大膽邁出了第一步,利用在白俄羅斯的資源,他打通了向當地企業銷售碎石的渠道,開展了設備出租及商品混凝土銷售業務,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社會聲譽和較好經濟效益,為白俄羅斯子公司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語言障礙是國外項目施工最大困難,聽不懂、看不懂就是瞎子啞巴,信息反饋不暢,影響工作,有時還會造成經濟損失。作為與當地溝通最多的部門負責人,他依靠大學英語及在阿爾及利亞工作時的法語基礎,從零開始,帶頭自學俄語,記俄語詞匯,練口語對話,他主動學,大膽說,很快就聽到他工作時用俄語與當地人員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大家戲稱他是“水貨翻譯”?,F在他自己能用俄語對外進行交流,他還大膽在部門推廣登錄俄語采購臺賬,為公司在白俄的滾動發展積累原始俄語資料,為新招聘的俄語翻譯提供學習資料。
悠悠十幾載,感恩在胸懷。在國外的這些年,他揮灑青春汗水,體味酸甜苦辣;他付出艱辛,收獲成功;付出真心,收獲愛情;自己從為人子變成為人父。十多年時間,3000多個日夜的堅守,數字只是記錄他過往的歷史,詮釋他筑夢出海之路的不懈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