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結構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容柏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5月11日4時50分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
據公開資料,容柏生1930年出生于廣州一個軍人家庭,祖籍廣東省珠海市,1953年畢業于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是學校第一屆畢業生,1989年被原建設部授予“中國工程設計大師”稱號。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曾回憶,自己出生在戰亂年代,其父是國民黨高級軍官。抗日戰爭期間,他的母親帶著幾個子女四處流離。他1949年9月就讀于嶺南大學土木工程系,1952年華南工學院成立后,容柏生成為該校的第一屆畢業生。
求學期間,他的父親去了臺灣,家里斷了收入來源。容柏生靠著成績優秀,被學校免去學費,他同時在嶺南大學的附小兼任體育教師。畢業后,容柏生被分配到廣東省建筑設計公司,工作僅3年便晉升為工程師。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后期,他遭遇了人生低谷,被打為“反動學術權威”,并遭批斗,被下放到農村。
1972年,他逐步恢復工作,被提升為主任工程師,并設計了廣州15層的海運局大樓,這是當時少有的高層建筑。
上世紀八十年代后,容柏生迎來了事業黃金期:主持設計的深圳亞洲大酒店成為當時深圳的地標,獲得原建設部1989年部級科技進步獎;主持設計的高達200米、63層的廣東國際大廈,成為當時全中國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上采用預應力樓板層最多的建筑,獲得國家優秀設計金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廣東國際大廈
1995年,容柏生成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此外,他還擔任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家委員會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專家委員會顧問委員、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專家委員會主任、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記者注意到,2016年容柏生曾回到母校華南理工大學,總結自己的人生“十二字箴言”:必求甚解、知難而進、精益求精。
他對母校的學生們講道: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尤其是建筑行業,都要對每一個過程熟悉理解,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老老實實地做事情。“看書看到不懂的就算了?不能算!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想方設法去解決,當你千方百計最終得以解決的時候,你也突破了自己,提升了自我。”
在工作之余,容柏生還是一個樂觀、興趣廣泛的人。
綜合公開報道,他少年求學時愛好體育,曾是?;@球隊隊員,還學過拳擊、舉重和高臺跳水;晚年退休后,會在家里唱卡拉OK,“主要是五六十年代的英文歌曲”。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逝世。其余4人分別是:金屬材料專家涂銘旌、心血管外科學專家高長青、壓力加工專家阮雪榆、土木工程材料專家孫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