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5歲,她再捐17110000元!
導讀
近日,南開大學發布消息稱,葉嘉瑩先生再向南開大學捐贈1711萬元。加上2018年捐贈的1857萬元,目前已累計捐贈3568萬元!
據南開大學校友會消息,
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
今年再次
向南開大學捐贈1711萬元(人民幣)。
5月12日,在南開校友總會第六屆理事會2019年(擴大)會議暨第六屆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南開大學共獲得捐贈3394萬元。
2018年6月,在南開校友總會,94歲的中華古典文化專家葉嘉瑩先生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于設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
去年已捐贈1857萬元,今年,葉嘉瑩先生再次捐贈1711萬元,目前已累計捐贈3568萬元。
為什么要把畢生積蓄給南開?她這樣說……
葉嘉瑩出生于1924年,1945年畢業于北京輔仁大學,為加拿大籍華人。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2016年3月25日,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1978年暮春,葉嘉瑩申請回國教書。1979年,她的申請得到批準,回到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執教三個月。此后的二十余年,她的身影出現在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數十所高校,免費教授中華古典詩詞。2002年,葉嘉瑩獲得在華長期居留證。2015年10月17日,南開大學為葉嘉瑩修建的“迦陵學舍”正式啟用,葉先生定居于南開園。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注意到,在南開校友會官網上,發布了學校對葉先生最近的一次自述《我與南開大學的因緣》:
葉先生講述了自己回國教書的經過,至今已經在南開執教有四十年之久了。提到任南開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的經歷,葉先生這樣說:
1993年,南開大學成立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并聘請我任所長。最初,研究所沒有辦公室,也沒有教室,更沒有經費,只能借用東藝樓內的一間辦公室工作。后來,溫哥華一位熱心中華傳統文化的實業家蔡章閣老先生,聽說這個情況后,出資為研究所建立了與文學院結合在一起的大樓。我為了對蔡先生及南開校方表示感謝之意,也決定把我從國外領到的退休金的一半——十萬美金(當時約合人民幣一百萬元),捐贈給研究所設立獎學金。
2000年,我應邀參加澳門大學舉辦的國際詞學會議,在會后的宴請席上,與澳門實業家沈秉和夫婦同席。沈先生即席提出要為研究所捐款,不久便從澳門郵匯過來一百萬元人民幣,作為研究所購買書籍及設備之用。從此,研究所的工作得以順利展開。
近年,沈秉和先生和加拿大華僑劉和人女士分別捐資各一百萬元,與南開校方合資為我修建了迦陵學舍,我真的是感謝。我說過,我不要私人的住房,但我要一個講學的地方,就像古代的書院,可以在里面講學、開會、研究。現在學舍已經建成了,我已經把我所有在海外講課的錄音、錄像以及研究資料裝在150個紙箱中都運了回來,我希望自己還能夠有短暫的余年,協助愛好詩詞的學生、朋友們把這些錄音、錄像的資料整理出來。
2018年6月,我將北京及天津的兩處房產出售所得的1857萬元捐贈給了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我還將把我的版稅、稿酬也捐贈給南開,支持傳統文化研究。
我非常感謝南開大學給我機會,使我“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的一點愿望,在南開園得到實現。
晚年生活讓網友心疼,她卻說“有詩歌為伴”不需要人陪
捐贈千萬,但是生活卻極度節儉,2018年,央視的一部紀錄片曾講述了葉先生的晚年生活。
九旬高齡的葉先生現在獨自生活
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后
才請了一位保姆
但也只負責白天做做飯和清潔
有人心疼
認為葉先生晚年孤苦
也有人反駁道
腹有詩書、精神充足
她永遠不會孤獨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
她對于生活的選擇匪夷所思
她為什么這樣做
她所追求的又是什么
她說
自己有詩詞為伴
并不需要人陪
葉嘉瑩先生曾說
卅載光陰彈指過 ,未應磨染是初心
這一生有詩詞相伴
便將這一生投入它罷
2017年,葉嘉瑩先生登上《朗讀者》舞臺,訴說自己的故事。
她在詩詞中訴盡悲歡離合
書盡聚散無常……
物質的財富與之相比
又算得了什么?
再次致敬!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