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電 今天上午,第五屆中央文史研究館國學論壇在京召開,主題為“中華文化中的革新精神”。本屆論壇由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主辦,中華文化促進會、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協辦,人民網擔任媒體支持單位。
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王仲偉,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袁行霈,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冰,中華文化促進會駐會主席團咨詢委員金堅范,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特邀專家牟鐘鑒、姜廣輝,薛永年、葛劍雄、陳來等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以及來自全國各地方文史研究館的專家學者120余人出席論壇。國務院參事室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衛民主持開幕式,袁行霈館長、金堅范委員和余清楚總編輯致開幕辭。
改革與創新,是闡釋中華文化稟賦、特點和精神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國學論壇作為中央文史研究館創新工作方式、增強全國文史研究館工作活力的文史學術交流平臺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本屆國學論壇聚焦“中華文化中的革新精神”,以期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改革文化和革故鼎新、推陳出新的精神,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汲取繼續前進的豐厚養分和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切實貢獻。
袁行霈在致辭中從先秦典籍開始,歷數革新精神在中華文化中的各種體現,旁征博引、援古證今,指出中華文明中不斷革新的剛性和韌性對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不曾中斷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強調,中華文化應該具有為人類提供自己獨特的智慧和貢獻的自信,文史館的工作也應當與時俱進、守正出新、發揮優勢,以不同于其他機構的、高水平的成果服務新時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并為全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金堅范在致辭中談到,改革開放40年的事實雄辯地告訴我們,革新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進程中,唯有弘揚革新精神,才能克難攻堅,高歌猛進。
余清楚在致辭中從傳媒人的角度,剖析了當前新媒體傳播方式下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新特點和新方式,指出了人民網和中央文史研究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需要承擔的重要責任和義務,以及雙方合作利用新媒體傳播國學的獨特優勢和可行方法,認為這是創新傳播方式,講好國學故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業。
來自全國數10所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地方文史館館員專家等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精彩的講演。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