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娛評 > 正文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十二時辰解救黎民

    1

    最近,《長安十二時辰》在優酷獨播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劇中反復出現的術語“大案牘術”,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在張小敬被狼衛圍困時置之死地而后生,通過大案牘術和輿圖畫出地圖,為自己和狼衛找到后路。撫今追昔,劇中有許多術語對應當下社會——大案牘術,意即大數據系統;靖安司,意即國安局;狼衛相當于恐怖分子;輿圖相當于情報地圖;而暗樁相當于臥底……由此可窺,該劇相當于大唐反恐紀要,而彼時的長安,就是一座恐怖分子來了就走不了的城市。

    大案牘術像極了當下警方研判的情報大數據,發明者徐賓說他采用這項技術,選出“死囚”張小敬來拯救長安。大案牘術是將大量的檔案和卷宗資料分門別類整合,掛在小木牌標記放置,如此完備的檔案歸納可以演算出有價值的信息,用來幫助刑偵探案。有意思的是,張小敬的扮演者雷佳音,也是通過優酷平臺的數據確定。這套數據平臺,通過用戶觀影數據和全網輿情等評估分析選角。如今的影視界運用大數據AI選角已不是新鮮事,各大平臺的“大案牘術”選角法不斷升級,有效避免了人情因素和潛規則事件。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像極了福克斯的經典反恐美劇《24小時》,講述唐代死囚張小敬為戴罪立功,需在十二時辰內,與靖安司李必共同抓捕混入城中的狼衛,破解火燒長安的陰謀解救百姓的故事。

    第一集的信息量就大得驚人,需要觀眾開動腦筋。筆者起先開了2倍速度播放,卻因跌宕起伏的劇情,快節奏的敘事,性格豐滿的人物,扣人心弦的題材,而恢復正常速度播放。制作剪輯,道具置景,場面調度,演員演技都在線,使得“保衛長安戰”箭在弦上,恰似日晷圖上指針的移動,戲劇張力凸顯,撩動觀眾的腎上腺激素。

    簪子的佩戴方式,握著大拇指行禮……人物服化道,軍人盔甲器具,長安節慶民俗,讓觀眾好像隨著雷佳音穿越到天寶時代直播美食。張小敬剛從牢里出來,首要任務并非破案,而是對著一碗冒著熱氣的水盆羊肉吃得熱火朝天,再用吸管吸火晶柿子,酒足飯飽才去追狼衛,如此畫風堪比《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人生一串》等。狼衛們的燒烤直播,同樣讓人垂涎欲滴,撒上茴香的羊肉串經過炭烤滋滋作響,隔著屏幕都能聞到擼串的煙熏火燎。而長安的貴族更是生起爐子,放入花椒、大棗、薄荷葉等制作茶湯。張小敬最愛嚼薄荷葉,像極了北歐的唇煙用來戒煙極為有效。這場活色生香的美食紀錄片,可能像《大長今》等影視劇帶旺西安的旅游和美食。

    雖然長安的反恐故事是歷史架空劇,人物和故事都屬于虛構,但扎實的敘事藝術,還原了長安的風貌氣質。這讓筆者想起,最近由海南警方發布的“全網首個警方抓捕VLOG”,現實中這些金色盾牌守護者,并非劇中張小敬那樣出塵絕世。他們或許無法在十二時辰內盡快破案,但警察那句“這不是演習”,讓筆者聯想到張小敬在劇中頻率很高的臺詞:“你對長安有用”!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