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共有各級各類美術館81家 公共文化服務功能越來越被強調
上海市文旅局公布2019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名錄。這份名錄顯示,截至2019年8月,上海市共有各級各類美術館81家,其中國有美術館23家,非國有美術館58家。
相比去年,上海市新增美術館9家,包括上海久事美術館、金橋碧云美術館、丁聰美術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左右美術館、庫伯美術館、上古神龍美術館、中閔虹橋美術館、青當代藝術中心,而美術館總數量略有下降。這是由于市文旅局對于美術館的年審加強把關,在新公布的名錄中剔除了十多家空有館名,卻在最近一段時間內不能為百姓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美術館。據悉,自去年《上海市美術館管理辦法 (試行)》出臺后,市區兩級文化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了美術館事業管理。
這樣的變化折射出一個信號:美術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越來越被強調——美術館亟待真正成為城市與市民所需的美的空間、載體。2018年一年,全市美術館舉辦展覽992場,接待觀眾677萬,較上年度上漲10%;全市美術館舉辦公共教育活動3338場,包括講座及放映類、導覽類、兒童美育類活動等多個類別,其中館內活動2356場,館外活動982場,館外活動數量較上年度增加453場。目前全市美術館中,58家向觀眾免費開放,5家特展收取門票。昊美術館、chi K11美術館、明珠美術館、復星藝術中心等率先嘗試夜間開放,不少美術館的特展也會選擇加開夜場。由此可見,在上海這座城市,藝術越來越觸手可及。走進美術館正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司空見慣的生活方式。
據悉,上海市正迎來新一輪美術館建設高峰,國際化、當代化、社會化成為發展趨勢,城市美術館版圖將進一步豐滿。徐匯濱江美術館大道初具規模,繼今年3月上海油罐藝術中心開館之后,西岸美術館擬今年11月開館,上海星的美術館預計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開館;國有美術館將再迎文化新地標,位于長寧區的程十發美術館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建成開館,成為海派美術名家名作的研究展示空間;選址小陸家嘴地區的浦東美術館已與英國泰特美術館簽訂合作協議,將以引進國際展覽作為立館特色之一,預計2021年年中開幕。
(首席記者范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