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樹信譽 市場贏大單
中鐵十八局集團五公司轉型開拓商品混凝土市場
天津電 (伍振 鮮超 報道 )近來,中鐵十八局集團五公司商品混凝土公司連搶市場大單:成功中標天津地鐵6、11號線和津秦鐵路客運專線濱海西站混凝土項目,合計中標金額1.86億元,混凝土供應量近41萬方。
近年來,中鐵十八局集團五公司面對廣闊的基礎設施建設前景,改變業務結構單一的局面,圍繞政府、城市和人的需求找到業務突破口,2010年成立商品混凝土公司,依靠 一流的信譽贏得一流的口碑,從而也贏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先后承攬到京津城際于家堡樞紐站、京秦高鐵濱海站、京津高鐵城際延伸線,天津新港北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濱海地鐵Z4線等重點項目30多項,合同額突破10億,實現市政、高速公路、鐵路、房建等多個建筑施工領域“多翼齊飛”。
混凝土公司成立伊始就認識到,綠色發展、超低能耗、高性能產品是混凝土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他們從做精做細,提高質量,樹立企業品牌入手,依靠現代科技手段,實施精細化管理,做出“數據化產品”,打造出精品工程。通過科技進步,保證產品質量,優化產品配合比,降低產品成本。
質量是市場開發的“通行證”。為此,該公司專注質量管理,著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首先練就過硬“本領”,守住“期到必成、安全優質”底線,干一項工程,創一塊牌子。比如他們擔負施工天津海河隧道抗滲防腐特殊混凝土和砂漿100多萬方,他們通過科技創新,引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采用大體積現澆沉管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注漿基礎施工關鍵技術等,不僅攻克了施工難題,還確保工程“內實外美”,質量一流,該項目先后榮獲天津市科技進一等獎、魯班獎和詹天佑獎。海河隧道不僅讓五公司,也讓商品混凝土公司聲名鵲起,后繼工程接踵而來。
“我們把澆筑的每一方混凝土,都當做一張‘名片’,確保質量、服務到位,充分發揮這張‘名片’產生的品牌效應。”中鐵十八局五公司混凝土公司經理王林這樣說道。就是憑著樣的經營理念,他們從一個項目自備站發展至集商品混凝土生產、運輸、泵送服務于一體,建成塘沽四道橋站、天津東麗站、楊家泊站等三個專業化預拌砼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300余萬方的專業公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誠信作為核心競爭力擺在公司發展的最重要位置來抓。
為從源頭上確保產品質量,他們對各原材料廠家的生產規模、產品質量、運輸條件及價位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并與混凝土拌和站行業進行摸底比對,作為原材料招標、評標的決策依據,達到既提高產品質量又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他們對所屬拌和站開展全面細致的質量安全大檢查,從原材料的采購儲備、檢測控制、數據分析、過程控制及項目專項施工方案,到生產系統、運輸系統的生產設備保養檢修、施工調派運轉和特種作業人員標準化操作、現場危險源管理逐一仔細檢查,不留死角,緊盯隱患整改落實。所屬拌和站開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爭先創優勞動競賽,持續優化質量安全管控流程,強化全員質量責任意識。
為確保發送的每一車混凝土質量達標,該公司嚴格控制原材料檢驗,從源頭把好質量關,在生產中不盲目迷信設備計量系統的數值,主動定期對其進行復核、校準,提高配比精度,針對不同類型澆筑、不同季節施工等情況,試驗工程師共同探討,不斷優化配合比。此外,每臺運輸車裝有GPS定位系統,調度中心根據路況時時指揮車輛選擇最優路線,保證到場混凝土塌落度處于要求范圍,用優質的產品打出自身品牌。
為打造精品工程,該公司配備完備實驗檢測設施,建有東麗、漢沽、塘沽三個試驗分中心,建筑面積達600余平方米,設有標養室、力學室、高溫室、性能室、成型室、水泥室、集料室、天平室、比表面積檢測室、樣品室等10余個檢測室,每個分中心均配備各類計量及檢測設備50余臺套,其中包括抗滲儀、低溫試驗箱、混凝土壓力試驗機、水泥自動恒應力壓力試驗機、水泥電動抗折機、水泥自動養護箱、恒溫水浴、比表面積測定儀、混凝土氯離子含量測定儀等國家先進的精密的試驗檢測設備,引進精密檢測手段為混凝土質量“保駕護航”。
該公司做“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優質提供者”,對大體積澆筑、特殊天氣施工等情況,該公司還派專人到現場進行盯控指導,解決技術難題,做好服務工作。2011年該公司在對天津市濱海新區西中環跨京津高速橋關鍵節點施工供應混凝土時,面對夜間突降的大雨,公司全體領導到現場和沿途指揮,全力保障混凝土供應不間斷,確保節點任務按時完成,在業內樹立了良好口碑。對工期長、施工難度大的工程,該公司還制訂了義務講解制度,定期到項目為一線員工講解混凝土施工常見問題及控制措施,真正“全方位服務”。
多年來,該公司憑借優質的產品和細心的服務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呈持續向好發展態勢,優質的產品不僅受到項目購買方和監理方好評,還成為拓展市場的名片。他們2013年承建的瑪倫物流園集裝箱貨場,憑借一流的混凝土質量,即便與2015年天津港8.12大爆炸核心區近在咫尺,卻經受住了大爆炸考驗“安然無恙”,而其他單位供應的混凝土施工的集裝箱貨場路面幾乎全部被振裂。該公司優質的產品成為拓展市場的名片,瑪倫物流園在恢復重建時,業主把中鐵十八局集團五公司混凝土公司作為唯一的混凝土供應商。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該公司薊汕高速空港聯絡線跨津濱高速大橋一標段征拆難、環保要求高、技術標準高、工期緊、任務重,是全線地質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標段。為把該項目部打造成精品樣板路,五公司混凝土公司強化過程控制,實行“首件認可”和“樣板引路”制度。大到樁基、現澆梁,小到護欄、小型預制件等,都要確認施工“首件”,在對“首件”反復試驗成熟的基礎上,然后在全路段推廣建設。另外,在墩柱施工過程中多投入200多萬元,采用透水模板布工藝[i],使混凝土表層致密、堅實,減少了氧氣等滲透和侵蝕通道,增加其耐久性。一系列“組合拳”,使該標段安全、文明、質量、進度在全線遙遙領先,混凝土澆筑后的主體結構顏色均勻,結構密實,贏得業主及監理單位的“點贊”,業主多次召集全線在該標段舉行觀摩會,并把五公司商品混凝土公司推薦為全線最優混供應商。
他們向先進設備要競爭力,目前有三一重工HZS180型全自動生產線6條,HZS120型全自動生產線3條,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40余臺,37米泵送車4臺,三一重工48米泵車4臺,中聯重工56米泵車2臺,中聯重工 52米泵車2臺,中聯重工50米泵車2臺,車載泵4臺,鏟車13臺。可為各類市政、工業與民用建筑、公路、鐵路、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工程提供各種標號的普通及特殊性能的商品混凝土及商品砂漿。
他們打造信息化生產體系,通過北斗終端、PC端、手機APP將信息互聯互通,科學合理的調度車輛,加強運輸全過程監控,從物料源頭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信息流快于實物流及成本降低目的,為生產保障配備“最強大腦”,他們還通過科技創拿到開啟市場大門“金鑰匙”。通過公司技術團隊多年對混凝土配合比的優化設計,積累并儲備了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試驗檢測數據,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混凝土系列配合比數據庫,包括C15-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C15-C50細石混凝凝土、C70高強自密實、C50P12聚丙烯防腐阻銹、輕骨料、抗凍、抗硫酸鹽等特殊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他們還“對標”高鐵混凝土施工標準,優選原材料,采用礦粉、粉煤灰雙摻技術對C40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設計,并成功應用于一系列高鐵工程,成為京津城際延伸線于家堡站、地鐵4號線抗拔樁、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天津濱海西站、天津濱海地鐵Z4線(二、四、七、十合同段)、天津地鐵6號線(一、三合同段)、11號線(六、七合同段)等重點工程商品混凝土供應商。
混凝土公司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以生態立企,踐行“政府與經濟社會發展急所的責任擔當者”,用擔當實干精神作答新時代“生態答卷”,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路。他們嚴格按照綠色施工標準開展各項施工任務,始終踐行著“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河流、不讓一粒粉塵污染空氣、不讓一點噪音影響生活”的承諾。場區內閑置空間實施綠化改造,場區出入口安裝全自動車輛清洗設備,料場全封閉并安裝噴淋設施,廢棄混凝土通過脈沖式砂石分離機進行分離得以二次利用,廢水通過二級沉淀循環使用,通過這些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有效控制了粉塵、污水外流等現象,實現“零排放”邁進;在廠區內設立噪音測試點,時時進行噪音把控,杜絕噪音超標;公司把生產區、生活區、辦公區進行獨立分離,嚴格按照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技術規程的要求標準進行建設。憑借著綠色施工,該公司2013年至2016年期間連續榮獲全國建筑業協會“綠色生產示范企業”稱號,被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評選為2017-2018年度“綠色生產示范單位”稱號。
憑借良好信譽,混凝土公司多次榮獲“天津市砼行業優秀企業”稱號,被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評選為2014-2015年度、2016-2017年度“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稱號,成為首批入選天津市地鐵施工22家合格分供方目錄的企業之一,2017年5月,公司被評選為天津市濱海新區“互比互看互學”標準化觀摩示范企業。混凝土公司成為天津市砼行業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混凝土公司經理王林當選第二屆天津市砼行業協會副會長,并獲得“2014-2015”、2015-2016年度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家”、2018年度“天津市混凝土協會二十大功勛人物”稱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