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旅游 > 天水文旅 > 正文

    甘谷道情

    道情是甘谷較為普遍流傳的民間說唱藝術之一。道情唱詞多為宗教內容,也稱為道歌,它的演唱形式是坐唱。演唱時由說唱藝人自己伴奏,伴奏樂器有簡板、魚鼓。簡板為兩條長60厘米左右,寬5厘米的薄竹板,上端各向外分開,離頂端10厘米處各拴一扇小碰鐘,由說唱者左手從下端握住簡板,按適當的速度、節拍敲擊竹板,兩扇小碰鐘相互撞擊,產生清脆悅耳的聲音。魚鼓為一個直徑8~10厘米、長90~100厘米的木制桶,上端用香油豬皮蒙住,奏擊時,說唱者用左肘托住上端,右手從下端鼓面上用小拇指、無名指、中指敲擊,一般在每句落音時敲擊,與簡板合拍。說唱之間伴有魚鼓聲,敲擊的輕重與節拍的強弱相一致。道情在演唱時有說有唱,先是念白帶吟誦,一般四句一組押韻,最后一句于起唱相接時帶曲調腔,起叫板作用,緊接著簡板、魚鼓齊奏,引入唱段。道情演唱時拖腔長、悠揚婉轉,拖腔內有佛號等虛字,有時,虛字別人可以幫唱。甘谷道情曲調很多,最常見的有《道情》《五更盤》《五更歌》《參禪》《皇姑》《捎書》《八仙詩兒》《耍孩兒》《哭蘭衫》《降香》《趕船》《清節》等十二個曲調。在大像山鎮、六峰、磐安、安遠、新興等10個鄉鎮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或流行于田間地頭或彈唱于街頭巷尾,農家院落,婦孺皆唱,蔚然成風。曲調以民族五聲音階徵調式為多,也有宮、商、羽調及燕樂音階的曲調。節奏以“一板一眼”為主,雜有“一板二眼”小節,很少即興加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