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即小雪節氣的第二天,北京通州宋莊臨湖而居的北藝塘藝術區,著名書法家汪鐘鳴先生的“墨趣齋”正式揭牌。他的家鄉黟縣位于皖南,是古徽州六縣之一,冬天的氣候比北京溫和得多。不過,立足首都北京,將余生獻給自己鐘愛的書法研究和書法教育事業是汪鐘鳴的夙愿,而“墨趣齋”在他66歲這一年成為他的一個新起點。
這一天的“墨趣齋”里溫暖如春,來自北京及各地的嘉賓近百人相聚在此,“鐘鳴書苑啟源雅品”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儀式。中華汪氏藝術家聯合會顧問委員會榮譽顧問汪廣振代表汪氏族人送上祝福,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作室主任、國家一級編劇王梓夫對汪鐘鳴書法藝術給予中肯評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教材編輯部魯小平對汪鐘鳴人格魅力給予高度贊譽。
汪鐘鳴作主題演講(點擊查看圖片)
汪鐘鳴老師在活動中作了“愛·希望”的主題演講,將他對書法藝術的獨特見解,以及對公益事業的赤子情懷體現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為了促進今后發展,汪廣振、王梓夫、范正利、侯小莉被特聘為“鐘鳴書苑”的藝術顧問,由汪鐘鳴本人現場為其頒發聘書。
隨后,與會嘉賓們一起移步大門,共同見證了“墨趣齋”的揭牌儀式。
墨趣齋”正式揭牌(點擊查看圖片)
謙遜、內斂而低調,汪鐘鳴一貫如此。他出身于書香門第,為唐代汪倫第四十五代孫,從小研習書法,其楷書、行書、行草、篆書與隸書等無一不精,兼攻書法理論,“通過臨摹我國歷史上各個時期著名書法家的經典作品,對掌握書法技巧,掌握書法要領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幾乎用了長達一個甲子的時間成為中國書法藝術的集大成者,而他卻說,“學習書法的目的,不是為了當書法家,而是為了來到這個世界,必須要有一技之長,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p>
誰又曾想到,這個自稱“書法業余愛好者”的“國寶級書法家”書寫了大量文化經典,如《四書五經》《紅樓夢詩詞》《古文觀止》《孫子兵法》《道德經》《金剛經》,以及《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并對李白、杜甫、李商隱、陶淵明等名家的詩詞書寫專輯。書寫作品之豐富,藝術造詣之深厚。
《中小學生書法練習冊》首發(點擊查看圖片)
“翰墨香飄遠,藝涵德乃馨”。這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由汪鐘鳴主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學生書法練習冊》正式首發。汪鐘鳴現場捐贈給AD之家1000套《中小學生書法練習冊》,AD之家創始人李懿航代表AD之家接受捐贈并作精彩發言。
汪鐘鳴表示,今后會陸續把《中小學生書法練習冊》捐贈給通州周邊的中小學校,并義務為學校老師及學生授課。事實上,汪鐘鳴多年來一直熱心于書法教育,他曾義務指導幾千名學生,培養了大批書法后備人才。
汪智超介紹汪鐘鳴的書法研習歷程(點擊查看圖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