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娛評 > 正文

    《婚姻故事》:喜歡人不犯法,可我只能到喜歡為止了

    在有著“奧斯卡風向標”之稱的金球獎上,電影《婚姻故事》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六項提名,2020年的奧斯卡必有其一席之地,說不好就是最佳影片。

    結婚時有多甜蜜,離婚時就有多傷心,不過不要因此恐懼結婚,更不要因此恐懼離婚,結婚離婚都是人生的狀態,都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我們的熟悉的“寡姐”在片中飾演的是一位出生在洛杉磯的本土小演員,在她20 歲左右的年紀,邂逅了年輕帥氣有才華的男主。

    愛情來了真的誰也擋不住,她花了兩秒鐘就愛上了他,那種愛情的美好比做愛來的更爽,感覺對了,就真的什么也不用等了,他們毫不猶豫地就結婚了。

    他們結婚之后,為了丈夫的事業,決定搬去紐約定居,來到紐約之后的男主果然如魚得水,很快在事業上小有所成,成為了最有前途的戲劇導演。

    在婚姻里,總有一方要犧牲自己的一部分東西,那么到底要誰犧牲,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情況會是女人。

    女主跟隨丈夫來到紐約之后,對她的事業來說,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以前她在洛杉磯拍的是電視劇集,現在來到紐約要走上劇場的舞臺演出,雖然都是演員,但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丈夫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掌聲,而自己成為了那個角落里不起眼的人。

    女主結婚之后,在家庭生活里,過得也不是多么的開心,各種蠅頭小事都會讓她傷心難過,更可氣的是她那藝術家老公,還出軌了劇場里的女場務,事業上的挫敗感,家庭里的失落感,讓她有些精神恍惚,她去看了心理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寫下了給丈夫的心理獨白,明明全是丈夫的好,可就是沒有了最初的激情。

    婚姻里彼此的感受是相對的,一方的冷卻,又怎能讓另一方火熱,妻子對婚姻生活的冷冰冰,也讓丈夫走到了崩潰的邊緣,他們最終還是決定離婚。

    結婚時做決定有多簡單任性,離婚時走程序就會有多麻煩復雜,走上用法律訴訟來離婚的主人公在此時全景式地為我們展現了在美國是怎樣離婚的。

    首先是要用高的離譜的費用來請離婚律師,這些律師一般是按時收費,普通一點的四五百美金,稍微好一點的高達八九百美金,并且為了能夠贏得孩子的監護權,還要故作姿態的來幫付對方的一部分律師費。

    用高額費用請好律師之后,就是代理律師之間的相互溝通,不過一般情況下這種溝通都不會有什么顯著的效果,最后只好走上法庭,對簿公堂。

    在法庭上,為了贏得官司,雙方律師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當事人在場的情況下,不顧臉面,互相撕逼,攻擊對方的所有,這就把所有的不堪拿上了桌面,猶如李國慶和俞瑜一般成為輿論的焦點。

    法官最終還不能調解時,美國還有觀察員制度,就是派一名調查員,實時調查離婚雙方的生活狀況,然后就是誰條件好就把監護權判給誰,由于男主和女主都是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所以觀察員也是一時難以決斷,最后當事人自己再來一次親自調解,男主和女主之間就爆發了歇斯底里的爭吵。

    男主真的崩潰了,他訴說自己人生,出身卑微,靠著天賦年紀輕輕就做了導演,而且還是很有前途的那種,年紀輕輕也做了丈夫和父親,為了守護這個家,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戰勝不了生活,得到了如此的結局。

    我一直覺得道德上兩個都沒有做錯事的兩個人,即使婚姻失敗了,也不是他們個人的過錯,而是生活的過錯,生活讓他們相遇時是對的,讓他們相離可能就是錯的。

    影片的最后,男主和女主擁有孩子的共同監護權,失敗的婚姻對他們的事業沒有任何影響,反而發展的更好,時間的長久能夠改變生活的所有,此時的男主回到了洛杉磯,想要和前妻再續前緣,但是此時的前妻已有的新的生活。

    男主意外讀到,女主寫給心理醫生的獨白,難以自己,淚水奪眶而出,原來女主永遠愛他,只是這樣的愛沒有了意義。

    當看到最后一幕,女主為男主蹲下身子幫系鞋帶的那個瞬間,觀者也是淚水奪眶而出,那一刻也似乎更加明白了,“我心里有過你,喜歡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