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 不法分子將目光盯向了百姓的“錢袋子”
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發布詐騙預警和典型案例
□天水日報記者 景春燕
春節前夕,當人們都在忙碌地為農歷新年做準備時,有一些不法分子卻蠢蠢欲動,將目光盯向了百姓的“錢袋子”。1月20日,天水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結合1月13日至19日發生在我市的幾起典型詐騙案件發布了預警,提醒市民小心防范。
兼職刷單詐騙
1月13日,武山縣的周某在家里玩手機時,被“快手”里的陌生好友添加并建立了一個群,群里有個微信名叫“鷺鷺客服”的人在群里發關于刷單付傭金的消息。周某見刷單傭金比較優厚,便添加“鷺鷺客服”為微信好友,詳細了解情況。“鷺鷺客服”讓周某在淘寶網里指定的商店購買推薦商品進行刷單,并下載商戶客戶端。后對方以返現和支付傭金為由,讓周某按照提示操作,騙取其支付寶密碼。此后,周某在查詢支付寶花唄轉賬記錄時發現7500元被轉出,遂追問對方原因,對方將其拉黑后再無任何消息,發現被騙的周某立即報警。
網上貸款詐騙
1月15日,秦州區居民陸某通過網絡搜索并下載了名為“度小滿”的貸款軟件,準備在網上貸款。陸某聯系平臺客服咨詢貸款相關事項,客服稱陸某銀行卡上轉賬流水未達到額度,需刷夠額度才能辦理貸款。隨后,平臺客服以刷銀行流水為由,讓陸某分多次轉賬共計1.5萬元。刷完銀行流水后,平臺客服又讓陸某繳納辦理貸款所需的手續費和銀行卡激活費等費用,陸某先后轉賬5.5萬元才發覺自己被騙,遂報了警。
網絡購物詐騙
1月18日,秦州區居民緱某在刷“抖音”時,看見有賣進口化妝品的電商廣告,遂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欲購買。對方告知緱某,消費滿688元就可以獲得7次抽獎的機會,緱某信以為真,先后選了價格為268元的口紅和價格為476元的面膜,通過微信支付的方式付款給對方。付款之后,對方聲稱緱某中了大獎,獎品為3部手機、3個手提包及1000元現金,總價值為5.5萬元,并稱緱某可以自由選擇提取禮品或折現。緱某選擇了折現,對方又說折現要支付相應的關稅,緱某便按照對方的提示步驟轉賬8700元,隨后又稱緱某支付的8700元在稅單上未注明“關稅”二字,導致無法返現,需要再次支付同等費用才可以返現。緱某無奈之下又按照對方提示轉賬8700元,當對方又以交納其它費用為由繼續讓緱某轉賬時,緱某才發現被騙,遂向警方報了案。
QQ冒充熟人詐騙
1月13日,麥積區居民趙某報警,稱其QQ收到朋友毛某發來的消息,對方稱有一個朋友腿摔斷了,急需住院治療,向趙某借錢支付相關醫藥費。趙某信以為真同意給其轉賬。隨后,朋友毛某發來了收款二維碼,趙某通過手機支付寶賬號,先后分5次掃碼轉賬轉款3600元。轉賬之后,趙某打電話聯系朋友毛某查看錢是否到賬,朋友毛某說其QQ號于幾天前被盜,趙某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天水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被蠅頭小利所迷惑。所有刷單都是詐騙,凡是要求繳納保證金、傭金及提供密碼的都是詐騙;貸款一定要找銀行或者正規的貨款機構,切勿輕信網絡貸款,不要輕信陌生短信或者電話發布貸款信息,不要隨便點擊下載不明來歷的貸款軟件;網絡購物時,要選擇正規的購物平臺,切勿貪圖小利,如果大幅度讓利或者中獎金額過大,極有可能是詐騙分子釋放的詐騙誘餌;遇到QQ好友急需用錢的消息,切勿第一時間轉賬,應該先通過電話向對方核實事件的真實性,以免上當受騙。一旦發現被騙,請第一時間撥打96110報警。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