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傳統正骨撥筋世家傳人張鳳喜,易經實用學家王粵生,國畫大家劉天明,著名書畫家呂存德相互交流了中醫、易經、書畫藝術等中華傳統文化。
呂存德(右)書寫《國醫圣手》并與張鳳喜(左)合影 李玉生/攝
呂存德(左)書寫《妙測乾坤》并與王粵生(右)合影 李玉生/攝
劉天明(右)創作國畫《富貴滿堂》并與張鳳喜(左)合影 李玉生/攝
張鳳喜,山西懷仁傳統正骨撥筋世家傳人,從事正骨撥筋診療五十余年,擅長以傳統正骨撥筋手法,對面癱、腰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關節炎及神經性頭痛、腦梗后遺癥進行康復診療。張鳳喜大夫經驗豐富,手診準確,以雙手按、揉、點、撥、捏、摳等手法對錯縫骨骼、出槽筋索及淤阻經絡予以矯正、撥歸、疏通,可靠有效。
王粵生,號易道居士,齋號“易道齋”。早年師從著名國學、易經大家周鼎珩,學習“國學、易經、麻衣神相”等精典國學知識,同時還傳授了“茶道、道家養生、道藏醫學”等知識。40多年來在風水學、姓名學、茶道養生等方面有著多年的實際操作的成功經驗。已成功為多家企業完成辦公樓的選址與園區規劃,以及辦公區、生活區的規劃布局。現任國內外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戰略顧問。
劉天明,北京牡丹齋齋主,筆名醉石,生于牡丹之鄉洛陽古城,畢業于西安美院,受益于石魯、劉文西和白雪石、劉勃舒等。《中國美術家雜志》、《中外新人物》雜志美術編輯,中國河洛書畫院副院長,上海華漕書畫院高級藝術顧問,畫圣吳道子藝術館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劉天明先生在長期的藝術創作中,以牡丹為友,勤察精思,勇于探索,潛心研悟,在向大師學習的同時,強化師法自然,幾十年如一日,求取牡丹之精神風度,他筆下的牡丹,枝葉蒼勁而潤厚,花簇嬌艷而不失雄渾蓬勃之氣。
呂存德,字驍軒,魯藝堂主人,北京著名書畫家,現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書法家交流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會員,魯藝堂書畫院院長。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幼時受家庭熏陶,啟蒙老師外祖父,著名書法家朱昆侖先生指導下,臨習楷書、顏、柳、歐、趙等名帖。魏碑臨習鄭道昭《鄭文公碑》《張猛龍》碑等名帖。行書、草書以王羲之為宗。現定居北京專職書畫創作研究。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