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城市美麗做奉獻
——記秦州區城鄉環境衛生治理中心環衛工作隊伍
他們每天頂著星星出門,踏著月色回家,一天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但卻毫無怨言;他們把清潔給予大家,把灰塵留給了自己,但卻無怨無悔;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們整日堅守在抗疫一線,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的節假日都在大街小巷中度過,難以與家人團聚,終日為這座城市的美麗奔波著、奉獻著;在最平凡的崗位上,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耀眼光環,只有默默奉獻,展示了最美的勞動者力量。他們,就是秦州區城鄉環境衛生治理中心環衛工作隊。
全面提升作業質量
筑牢抗疫“環衛防線”
今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該中心廣大干部職工聞“疫”而動,立即投入到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堅守疫情防控戰場的第一道防線,甘當城市衛生的保潔員、公共場所的消毒員、生活垃圾的運輸員、市場周邊的勸導員、衛生常識的宣傳員。是責任、擔當和使命把他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義無反顧地奔走在城市各個公共區域、大街小巷,開展著集中消殺工作。
他們沖在一線、干在一線,迎難而上、勇挑重擔,每天對秦州區環衛設施消殺4次,對400余個垃圾點清運點、1200個果皮箱進行藥物消毒。對城區76座公廁每天定時噴灑消毒,在城市重點公共區域設置防護口罩專用收集桶,并對防護口罩專用收集桶進行定時、定點和專門收集,嚴禁與生活垃圾混合,防止廢棄口罩等防控物品二次污染。對秦州區28條城市主街道、66條次干道、147條背街小巷、龍城廣場等7個城市重點公共區域、170余個“三無小區”以及80余座公廁全面開展疫情防控集中消殺,有效清除了病媒滋生地,凈化了城市環境,從而筑牢了秦州區抗疫的“環衛防線”。
被譽為藉河岸邊疫情防控排頭兵的東關環衛所藉河風情線保潔區片長趙慧芳和她的10多名同事一直堅守崗位忘我工作。每天早7點到晚7點之間的12個小時內,除了日常的路面清掃、垃圾清運、環衛公共設施消毒保潔、湖面垃圾打撈等常規工作外,還增加了諸如廢棄口罩的回收、勸導聚集行人散去、制止行人遛狗、向行人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工作。
大城環衛所青年南北路保潔組組長、六旬環衛工人張保蘭每天對青年南路的果皮箱逐一進行不少于4次的細致消毒,以徹底阻止病菌在公共區域的蔓延,保護市民的身體健康。她還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彰顯了秦州環衛工人在這場沒有硝煙戰“疫”中的使命擔當。
我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之時,隨著各類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上街人流量增加,秦州區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量逐漸上升。為扎實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該中心高標準、嚴要求、全覆蓋、無死角開展重點區域消殺防控工作,努力提高環衛保潔作業質量,筑牢疫情防控的環衛保潔防線,為市民創造優美整潔、干凈健康的生活環境。
在強化清掃保潔工作方面,持續推行“定崗、定責、定時、定人”清掃保潔制度,保障城區道路清掃保潔不留空白。強化機械化作業,每天不間斷對主次干道、非機動車道等進行機掃、沖洗,加強灑水、抑塵車車輛作業頻次,為復工復產提供優美的環境保障;在強化垃圾清運方面,集中力量,有條不紊地以“規范、安全、密閉”為原則開展垃圾清運工作,努力做好垃圾日產日清;在加強環衛設施管理,強化消殺作業方面,做好城區果皮箱、垃圾收集點、中轉站、廢棄口罩收集點、公交車站、垃圾運輸車輛等市政設施進行循環消毒,為復工復產提供安全的城市公共環境。
加強清掃保潔力度
擦亮城市形象“名片”
環衛工作是個又臟又累的活,具有長期性、反復性、艱巨性的特點。要使全區245萬平方米的城市道路保持全天候、常態化干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來,秦州區城鄉環境衛生治理中心環衛工作隊同心協力、團結拼搏,以群眾的滿意為標準,秉承“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創先爭優,充分展示了環衛隊伍風采,為城市的干凈整潔做出了很大貢獻。
該中心清掃大隊在城市道路清掃保潔上,提出了雨天與晴天一個樣,黑夜與白天一個樣,節日與平時一個樣,不檢查與檢查一個樣的“四個一樣”的要求。廣大環衛干部職工嚴格按要求操作,確保了城市路面天天干凈,月月整潔,年年靚麗。
在清掃作業方式上,環衛工作隊伍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要求,大力推進 “環衛精細化作業”,每天用拖布對地面進行擦洗。主城區在實現24小時內無袋裝、堆狀垃圾的同時,按照“家庭式保潔”模式,全天候對果皮箱、沿街石凳、城市小品設施進行擦洗。
面對亂堆亂倒、油污反復、渣土撒漏、“牛皮癬”廣告等城市頑疾,該中心組織力量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每天出動管理人員對主城區范圍內的廢棄家具、垃圾堆物進行集中清理;組織人力物力加大各餐飲門店和修車店前油污地面清洗力度,夜間出動全部網格管理員對小吃攤點環境衛生進行管理,要求保持小吃攤點及商業門店前衛生的環境整潔垃圾入桶,切實改善小吃攤點及商業門店周邊環境衛生狀況。
同時,他們堅持“五位一體”綜合作業,協調調度京環公司加強對主城區范圍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交通護欄、公交站臺等清洗保潔,確保精細到位;持續推進道路揚塵管控,督促天水京環公司采取機械清掃與人工保潔相結合的方式,洗掃車對主次干道開展作業,保潔人員必須對洗掃車無法開展作業的區域進行人工清掃,確保衛生無死角;為消除管理中的盲區,做好常態化、精細化道路清掃保潔工作,重點路段要加大清掃作業頻次,加強清掃保潔人員作業力度確保做到人機結合;加強主干道的清洗力度,采取先洗掃后清洗的方式,反復清理清洗,最大限度地清除路面油脂、油污、積塵等頑固污漬;對背街小巷加強清掃力度和監督力度,切實提高清掃保潔作業質量,落實重點路段、夜市繁華路段24小時保潔制度,調整人員,增加間保潔班次,從晚上23:00至次日凌晨3:00對重點商業街區、繁華地段和小街小巷進行持續保潔,旨在保證道路垃圾落地15-20分鐘內能夠得到清理。以上舉措確保了城市主次干道達到“雙十”作業標準,有效保證了城市環境衛生全天候干凈整潔,樹立了行業發展的標桿,展示了環衛工作隊伍在扮靚城市街頭等工作中的風采。
長期以來,城區背街小巷及老舊小區環境衛生一直制約著城市整體環境衛生的提升。
為此,該中心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為徹底解決城區環境衛生治理的薄弱點和突出問題,完成了150條背街小巷、14個老舊小區的專項整治,共累計清理死角垃圾5000余噸,解決了雜物及陳年垃圾堆積等群眾熱切關注的30余處問題,使全區背街小巷臟亂差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使老舊小區、三無小區環境衛生達到了規范化、經常化管理。
城區免費公共廁所的環境衛生做得如何,決定著整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該中心不斷加強對全區免費公共廁所的管理,全面提升公廁保潔作業質量。他們采取“跟蹤式保潔”模式,按照“五凈五無”標準,督促京環公司實行精致化服務,家庭式保潔,每天對公廁地面、門窗鏡臺、擋墻面、便器池斗進行全方位清洗,確保做到“人走蹲位清,洗手臺無積水,鏡面無水漬,洗手盆無積垢,地面無污漬”;明確公廁標識牌、完善公廁設施、嚴格公廁開放時間,通過深化公廁文明規范服務,公廁管理員統一著裝,文明用語,舉止得體,提升了行業規范服務水平,提高了廣大市民對行業的滿意度。
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該中心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緊密結合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層層壓實責任,有力推動了全區人居環境的全面改善,打響了脫貧攻堅沖刺戰。
面對城鄉人居環境整治面廣的實際,該中心堅持示范帶動,對“臟亂差”現象進行系統整治,著力打造秦州區山清水秀、舒適優美、生態文明、美麗宜居的人居環境。
該中心積極籌措資金購買環衛設施設備,自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添置灑水車、人行道沖洗車4輛,更換城區陳舊果皮箱、垃圾桶500余個,尤其針對農村地區,配置垃圾收集桶1600個、手推車800個,增添垃圾池400余處,配備到戶用于垃圾源頭分類收集的“三筐兩桶”2700個。特別是在2019年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中,為16鎮集中配備192輛手推式垃圾收集車、15輛垃圾收集車,為176個村集中配備“三筐兩桶”等垃圾收集設施,從而為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在此基礎上,為助推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該中心深入開展農村“垃圾革命”、“八差”治理及村莊清潔行動,根據村莊人口規模、作業半徑、勞動強度等,在每個村莊設置了公益性崗位人員,建立起了穩定清掃保潔隊伍。對偏遠村村級主干道、公共區域實行“日清掃”制度,保證了村級衛生清掃常態化進行。對全區排查到的39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實行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滾動銷號制度,全面完成整改銷號,并進行填平或綠化處理,鞏固整治成果。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拉網式清理農村陳年垃圾,對公路沿線、集貿市場周邊、村道出入口、溝渠河道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地段環境進行嚴格整治,累計清理陳年垃圾4萬余噸,根本扭轉了“垃圾圍村、垃圾進田、垃圾上路、垃圾入河”現象,全面完成了陳年垃圾清理任務。
與此同時,加快了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在建成平南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及其它4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基礎上,實施了娘娘壩、關子、牡丹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工程。預計今年9月底前全面建設完工,將極大提高全區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
此外,結合鄉村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公共廁所衛生狀況,計劃去年、今年分2年時間完成20座鎮級公廁、431座村級公廁的建設改造,實現全區420個行政村、300戶以上自然村、鄉鎮政府所在地衛生公廁全覆蓋的目標。目前,鎮級公廁已完工50%以上,村級公廁已完工75%以上。計劃2020年在汪川鎮、秦嶺鎮、齊壽鎮等11鎮新建垃圾壓縮站11座,并配套垃圾收集運輸設施設備,實現鄉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設施全覆蓋,使所有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計劃2020年年內全部建設配置完成。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對天水郡什字至徐家店道路沿線環境衛生持續進行了專項整治,聚焦沿線垃圾清運不及時、環衛設施破損、護欄清洗不及時、揚塵漫天等突出問題,著力解決沿線環境質量差、垃圾亂排亂倒現象,打造了凈整潔的城市“南大門”。
隨著該中心堅持系統治理、標本兼治,切實解決好全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及生態環境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在全體環衛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城市容顏必將更加亮麗,促進秦州區“生態美區”藍圖的早日實現。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