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藝術 > 推薦 > 正文

    與大地共生——藝術家王剛個案研究成2020年藝術焦點

    2020年6月30號晚上,由中國·宋莊藝術論壇第145期主持主題:與大地共生——藝術家王剛個案研究,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舉辦了一次學術屆高規格的藝術論壇。論壇邀請著名批評家楊衛先生擔任此次學術主持,特邀批評家鄧平祥、王小箭,哲學家柴中建,策展人王振林,論壇主持楊青松等以及宋莊藝術論壇主持人微信群近500人參與探討。

    整個探討的主線由其作品從震撼到啟迪而分層展開。由楊衛先生提出的藝術現象從而引發了:神性、回歸自然的多元性、根性、以及人文精神等各個方面的探討。從而引發了2020年的藝術焦點。

    批評家 楊衛(點擊查看圖片)

    批評家楊衛先生認為:王剛是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近年來他行走于中華大地,做了不少極為震撼的大地藝術。他的作品首先是規模大,同時,又與人聯系起來,通過大地折射人的各種形態,極為特別。可以說,王剛已經成了一種藝術現象。也就是說他自己一個人就能代表一個藝術現象,這一點也彌足珍貴!我們知道中國當代藝術若干年來都是很多藝術家共同去完成一個觀念,形成一種藝術潮流,這樣一種潮此起彼伏的發展結構。但是王剛一個人就能把一個藝術現象給撐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覺得他是獨特的藝術家,也是具有強大的精神結構和創作能力的藝術家。

    批評家 鄧平祥(點擊查看圖片)

    透過這個藝術現象,批評家鄧平祥先生從一個神性的角度來進行闡述:自然性從某種意義上是神性,人類對神性的破解就是自然的造物主。

    批評家 王小箭(點擊查看圖片)

    批評家王小箭從回歸自然的多元性,并站在藝術史學的寬度來進行闡述。并提出這是在闡述人類、人性還是神性的問題的思考。

    哲學家 柴中建(點擊查看圖片)

    哲學家柴中建先生從藝術家的出生環境的根性來探討:王剛生長、生活在河南鄭州中原厚土。古有:炎黃二帝的始祖山,洛陽九朝古都、開封宋朝都城等等;今為中國京廣(南北)隴海(東西)鐵路大動脈所在地。縱向的歷史深度和橫向的社會寬度造就了王剛先生的思維格局。

    策展人 王振林(點擊查看圖片)

    藝術家將藝術的創作者從藝術家個人延伸到了具備某種同根性的群體,讓其藝術創作成為一種極具空間規模與視覺震撼性的行為藝術。將一個個凝聚了民族精神的人臉圖像鋪陳在觀眾面前,賦予了作品一種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和社會記憶,讓人文進入了自然,也讓自然進入了人文。

    研討會結束后,論壇同步進行一場小型的,嘗試性的收藏拍賣工作。為的是讓更多喜歡王剛老師大地藝術作品的朋友們得到一次精神上的慰藉。讓《與大地共生》的主體人物《老萬》的陽剛、樸實、智慧回歸于萬家百姓之中。從而為本次學術研討會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論壇主持 楊青松(字:毅達)(點擊查看圖片)

    藝術家 王剛(點擊查看圖片)

    王剛,著名油畫家,中國大地藝術先行者。中央美院第十屆油畫研修班畢業,中央美院訪問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油畫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原工學院教授。

    王剛作品賞析:

    與大地共生系列1(拍攝:老虎影像)(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1局部《眼》(拍攝:老虎影像)(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1局部《躁動的眼球》(眼球上有200多只綿羊)(拍攝:王剛)(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2(拍攝:王偉)(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2(拍攝:王偉)(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2局部《瞳孔》(拍攝:王偉)(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與光明同在》(拍攝:王剛)(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夏》(拍攝:王剛)(點擊查看圖片)

    與大地共生系列《冬》(拍攝:王偉)(點擊查看圖片)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