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藝術 > 推薦 > 正文

    中國國畫家齊駙博士:現身常熟揮毫,展現齊派藝術風采

    2020年6月底,中國國畫家齊駙博士現身江蘇常熟齊白石展現場并即席揮毫作畫,展覽展出齊白石作品《蝦蟹圖》及齊駙系列作品。

    (點擊查看圖片)

    齊駙,198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中央美術學院博士,深圳大學藝術學部碩士導師;齊白石藝術中心主任、齊白石研究會會員、齊白石紀念館高級畫師,湖南湘潭花鳥畫家協會特訓班客座講師。

    (點擊查看圖片)

    齊駙的藝術創作,色彩娟秀絢麗、雍容典雅,從選材、寫生、到創作,整個過程都融匯著她的靈秀清澈的思想情感和別具一格的藝術匠心。她的繪畫,造型嚴謹,手法洗煉,追求融合真、善、美于形神統一的藝術表現之中。在色彩揮灑與筆墨跳動之間追尋內心的和諧與靈魂的悅動,在華麗浪漫的基調上充滿了純美與慈悲的藝術情懷。

    齊駙出生在湖南湘潭齊白石的老家白石鋪,那里是真正的鄉村,跟隨天性灑脫的畫家父親,雖然物質生活多有艱辛,但田園牧歌中,卻自有一種城市生活難以體悟的天然與自由。

    她作品中常有的千姿萬態、天籟旋律般的色彩,正是那些夏夜在田邊凝視過銀河流逝的長空,才能感受到的生命氣息。這種經驗造就了齊駙血液中,天然流淌的自然主義傾向,讓她總帶著某種細膩溫柔的情感穿透力。

    (點擊查看圖片)

    展覽展出齊駙的作品,其中《牡丹長尾鳥》花鳥圖構圖別致巧妙,以花石分割畫面構圖,一只用色艷麗的綬帶鳥突顯在其側,牡丹的描繪帶有微妙的動態感,青綠含黃暈染葉,從上至下以墨寫石,濃淡相宜,墨氣氤氳,似有微風拂面、暗香襲來。畫面清新雅致,用筆拙巧,是一幅難得的花鳥精品。綬帶鳥羽色艷麗,長長的尾羽仿佛正在隨風舞動,似靜而動,動中有靜,引人遐思。畫面以酣暢的筆法,熱烈的色彩和簡潔的構圖傳達出一片自然生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綬帶鳥(壽帶鳥)被視為一種祥瑞之物,寓意“代代長壽”,桂花因諧音“貴”,通過繪畫含蓄表現意在傳達“貴壽”之寓意,是齊派書畫代表性作品。

    齊駙在展廳現場即席揮毫(身后正是作品《牡丹長尾鳥》)

    (點擊查看圖片)

    齊駙的筆墨表達,有流瀉溶融的灑脫氣質,學院求學練就的工筆技巧和來自家學自幼練就的寫意技法讓她在寫意和工筆之間找到了獨有的平衡。她現居深圳,南方都市濕潤的氣候和人文氣氛,對她的作品風格也產生了影響,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齊駙開始找到一種基于當代社會人文的藝術視角。

    在視覺呈現的層面,對于傳統她以更為開放態度,憑直覺肆意渲染色墨筆意,形神之間的隔膜漸次消融。明快的風格是這一時期顯著的特點,絢麗濕潤、色墨泛濫,以自如地方式表達“我”與“物”相容相忘的抒情之境。

    (點擊查看圖片)

    作畫時的齊駙,總是顯得沉靜而自信,她一直秉承著初心,追求畫面形式的完整性和表達的充分性。這使得她在色彩和構成上顯得成竹在胸之外,又有幾分意隨筆動的味道,并呈現出一種物質形式的自由揮灑和心靈情境的水乳交融。

    靈感是她與自然溝通的獨特狀態,而更重要的是,一種對繪畫執著的探索之心,是將性靈和精神的自由灌注進一筆一墨的堅持。

    因為不愿被貼上某某畫家的標簽,她更希望自己處于一種一切均不確定的狀態,明確的風格定性,涇渭分明的流派分類,在她看來都是一種來自外界程式化的誤讀和曲解。看眼前與夢中所見之物,畫生命感受過,性靈體悟過的東西,讓繪畫與他人拉開距離,讓繪畫與自然拉開距離,讓繪畫與“自我”拉開距離。

    齊駙所追尋的,是一種永遠在路上的直覺,是一種追求“游無窮者,而無所待”的自由之境。通過這次展覽,她希望更多的人能用心去感受藝術,用心去感受自然。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