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藝術 > 推薦 > 正文

    范曾先生為蘭考題寫“上河恬園”

    懷著對黃河的敬畏、對黃河文化的崇尚、為延續黃河歷史文脈以及對蘭考無比的深情厚愛,范曾于9月10日上午在北京,題寫了“上河恬園”。范曾用古樸、典雅、清新、俊逸、端莊、靈動的厚重書體,更深刻地彰顯了“上河恬園”的內涵。

    蘭考位于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1855年,黃河在蘭考縣的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現行河道。自2014年后,蘭考得到飛速發展,為更好地利用黃河,讓黃河水造福百姓,蘭考縣委縣政府2017年開始建設二壩寨引黃調水工程,開挖三湖分別取名金牛、金花、金沙,以改善縣城的供水、農田的灌溉,該工程2018年春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積2287畝,蓄水能力416萬立方米,正常蓄水水位69.5米,極大地改善了蘭考區域內城市水生態環境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是一處集灌溉、景觀、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層次復合型黃河濕地,極大提升了蘭考的城市品味。

    二壩寨引黃調水工程已被蘭考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上河恬園”風景區,“上河恬園”景區名取自雍丘圉和李飛躍2015年因懷念母親思念家鄉蘭考所撰寫的文章《上河恬園記》。引黃調水工程已向世人展現了一幅景色宜人、風俗淳厚、令人心馳神往的“上河恬園圖”,堪稱“清明上河圖”的姊妹篇。上河者黃河也,《水經注》稱黃河為上河;恬園者田園也,意指洋溢自然生態之美,恬靜安逸的幸福生活。蘭考這個昔日的風沙鹽堿之地,如今已變成一座吟詩誦歌、再現陶淵明《歸園田居》意境,傳承鄉土黃河文化的“上河恬園”。

    “上河恬園”在蘭考乃至河南已成為黃河岸邊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景區,是當下做好黃河防護,利用好黃河造福人民,“講好黃河故事”的主詣所在、把黃河打造成幸福河的具體體現。蘭考城投公司正在做高質量的發展建設提質規劃,“拼搏、創新、文明”的蘭考人已把“上河恬園”打造成一幅錦繡畫卷。脫貧致富后的鄉親們休閑玩耍于此,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涌動著開心、快樂、滿臉的幸福感!猶如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蘭考的大地上,呈現在世人面前。

    “上河恬園”擘畫的盛景描繪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景象?!吧虾印闭咭嗍恰吧虾稀?、“上和”,世界大同“合和”之愿,今之大河兒女于上河天岸修恬園、建田舍、會盟堂上盟會天下英雄豪杰。倡導焦公之精神感召士子創業,秉承葵丘會盟之要義,立盟倡仁行義,盟興生態之食材,打造文化之盛宴,講信修睦于天下。恬園佳肴宴豪杰,上河古釀醉英雄-----

    勤勞、善良、樸素的蘭考人要將自己的“上河恬園”打造成世界人人向往的“上河恬園”。

    范曾先生字十翼,別署抱沖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F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南開大學、南通大學終身教授。

    2020年9月10日封人記于鞺齋

    附《上河恬園記》:

    上河恬園記

    李飛躍 雍丘圉

    蘭考者,葵丘也,諸侯盟好之地,桓公始霸之邑。上河者,黃河也。遠溯青藏,疑自天上,萬里波濤奔赴;上接遠古,信紹史前,千年紅塵止息。十八大彎,歸結銅瓦古渡,翻成中州通衢;九曲回腸,牽掛萬姓生民,終就水利八方。

    曩昔陳平為社,頓興宰割天下之志;江郎夢筆,頻出擘畫江山之文。嗣后王廷相經濟世務,弘揚正氣;張世祿天機精到,妙契六法。張伯行為官,清廉第一;焦裕祿勤政,書記榜樣。信是英杰輩出,每此憑眺,怎不大義凜然,豈甘滌器;可惜流風遺響,都付東去,徒令漫嗟榮辱,無人當壚。

    恬園者,田園也。平子歸田,元亮辭官,采菊話桑,得其自然。后人思慕,何必終南。見有大堤如龍,故道為寶,物業興旺,欣欣向榮。有田家傍水,木葉圍村。其風仁為美,其俗敬為恭。人盡天生之才,民享太平之樂。然日居月諸,寒暑往替,不免椿萱風減,故舊零落,反哺之心,友于之道,不行何待?堪嗟機務纏身,俗情難遁,何得如此佳園,怡悅身心,人我兩歡。

    幸有上河恬園者,居勝地,臨勝景,遇勝友,通達八方,思接古今,有田園之樂,飲食之美,鄉賢之親。主人喜延賓客,文飾臺池。開花溪,辟竹徑,植五柳,樹雙槐,結華屋,起高廬,營成此園。臨碧渚,對綠疇,市廛不到,桑柘相連。秋藏冬發,春醞夏成,傾其所有,以待以享。其葷或珍攝八物,善用六牲;其素或野簌山蔬,環保時鮮。其羹或脆滑芳鮮,令季鷹思莼;其粥或御暑卻寒,使吳子致新。其果或陸績懷,孔融讓;其酒或出名川,自深巷。主人善使伊尹調鼎之手,常存孟常飽客之心;喜見盤飛白雪,箸掇紅絲,推杯換盞,大快朵頤。

    逢佳節,得閑時,會親友,聚賢良。連榻坐客,掃徑接賓?;蛲趸蛑x,佳日相呼;為玉為金,比德成鄰?;蛎劙硕?,才堪二升;或平原十日,張翰一杯。食惟接氣,味以平心;爾神余契,我懷子情。更有數載一面,一日三秋;人恨相見晚,賓如平生歡。高談風月,閑話農桑;撫今追昔,慨當以慷。盡此浮生一日之飲,復享兒時田園之樂。四美二難并,人生幾何成。莫疑邯鄲枕,但聽木蘭鐘。

    滕王閣之大筵,醉翁亭之小聚,自古飲食為媒,賓朋為盛。上河恬園者,翹首士人君子,為梁園之游,再造文化重鎮;八方賓朋,如清明之約,匯聚中原勝景。

    (乙未春節正月十二李飛躍撰文于北京 甲午閏重陽日雍丘圉記于蘇杭訪孟郊故園之旅途)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