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藝術(shù) > 推薦 > 正文

    封人:懷念歐陽中石先生

    懷念中石先生

    封人

    昨天上午在手機上看到歐陽中石先生的消息(首都師范大學(xué)5日發(fā)布訃告,我國著名學(xué)者、教育家、書法家歐陽中石因病醫(yī)治無效,于11月5日凌晨3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我還不敢想信是真的。先生有病在醫(yī)院時,想去看卻沒機會去看,是個遺憾,但在心中總是有一個念想,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shù)這么發(fā)達,先生有一天會好起來的,在心中有著一個美好的祝愿和精神寄托。昨傍晚實在憋不住,與好友楊磊通了電話,證實了先生的消息,本打算回頭要去北京看看先生的愛人,“可她已早先生走了幾天,先生就是扛不住了……”我當(dāng)時心中如同電擊一般,兩位老人相濡以沫,每次去先生家相見時,他們都是那么可親和善,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說沒就沒了,沒一點心理準(zhǔn)備,在電話中我好久也沒說話……再忙也要在11月11號趕到北京去參加先生的追悼會。

    歐陽中石先生是著名學(xué)者、教育家、書法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當(dāng)代書法學(xué)科建設(shè)重要開拓者。先生博學(xué)多優(yōu),在國學(xué)、音韻、繪畫、戲曲、文學(xué)、書法等學(xué)科都有精深的造詣。請見書院如能得到先生的題字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我非常幸運與先生身邊的學(xué)生楊磊結(jié)識而成為最好的朋友,讓我走近了先生,使我有緣于先生,能夠見到先生并親耳聆聽過先生的教誨。

    2013年1月19日,在首師大我有幸拜見了先生,當(dāng)先生知道我是來自蘭考的時候也很是高興,特別是當(dāng)先生了解蘭考的歷史文化厚重時,非常認可重建請見書院的重要性。

    蘭考寓意“馨香似蘭、黎民壽考”,《論語》八佾篇記載:“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孔子周游列國,至衛(wèi)國儀邑封人請見,不僅成就了一段春秋佳話,還為后人留下了一座古老書院,使千年文脈得以延續(xù)。

    請見書院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許多詩人文豪曾在此留下華章。陳子昂《古詩》詠道:“天意卜封人,衰鳳徒興歌。”詩仙李白有詩:“我志在刪述,木鐸映千秋。封人識天意,斯道起邅迍”。明朝詩人李夢陽在《過儀封》一詩寫道:“何如儀封人,無道知久矣。”明朝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王廷相即是從請見書院高中進士及第的代表者之一……

    那天上午先生精神矍鑠,熱情而又隨和,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風(fēng)范。讓我感覺到,坐在我面前的這位慈祥老人,不但是博學(xué)多才的大師,更是一位平易和善的長者,這讓我激動而忐忑的心淡定了許多。先生給我講他年輕的故事,談到如何練好書法,以及國學(xué)方面的知識。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思維竟那么敏捷,知識之博大,國學(xué)之深厚,令人感服、讓人敬佩!

    在第二天去取字時,沒想到先生一并都題寫了,“儀封請見書院”“葵丘會盟堂”。沒想到先生這么重視歷史文化?支特地方文化建設(shè)都給予了題寫,讓我感動得無話可說。在2014年11月16日先生還主動為蘭考的古琴樂器啟名為“今樂府”,意外,驚喜,感動!這又是先生大愛的體現(xiàn),我知道,“今樂府”這三個字飽含了先生對蘭考人民和蘭考民族樂器產(chǎn)業(yè)的關(guān)心、厚愛和期待。

    2014年幾次與先生的見面,先生對國學(xué)的理解和對治學(xué)治身的思考,態(tài)度謙和,觀點獨到,見解精深,聽之如醍醐灌頂,都讓我終生受益。

    每次短短的拜見讓我都回味無窮。先生作為當(dāng)代著名的文化大家,以自己獨特的智慧和從教多年教育經(jīng)驗的積淀,感知人生、反哺社會,激勵著我們后學(xué)者不斷地開創(chuàng)進取。透過先生的精神世界,讓我感受到了先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前進力量。

    庚子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這年的深秋先生離我們而去,無論什么時候,蘭考縣儀封請見書院的學(xué)子都會感恩感念先生對請見書院的支持和厚愛。

    祝愿先生和師母一路走好!

    庚子立冬前一日2020年11月6日夜封人記于紫荊山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