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科普秦州 > 科普秦州 > 正文

    秦州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巡禮——走進建三小學(圖)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46965

    小小科技館  筑起創科夢

    ——天水市建設路第三小學科技創新活動側記

    天水市建設路第三小學始建于1957年。在這所占地面積并不大的學校里,有一座科技館,小小科技館可是校園里一處獨特又美麗的風景。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42097

    走進裝修一新的科技館,墻壁上懸掛的師生創新成果,櫥柜里擺放的獎牌,桌面上擺放的學生創意作品和組件,木匠作坊的小車……一塊塊、一件件,無不釋放出濃厚的科技創新韻味。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38306

    “崇尚科學、體驗生活、探索創新”是科技館的宗旨。小科技館一次只能容納100多名學生開展活動,所以學校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保證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創新活動社團。學生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自愿選擇社團,實行走班制。

    科技館的社團可不是“純玩團”。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51116

    未來創客社團輔導老師董金生介紹,未來創客系列課程主要開展創意設計和模型搭建,讓學員在任務的驅動下,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突出創意創新能力的培養。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55043

    2007年就起步的天水市首家智能機器人社團可是該校的“王牌軍”。13年來,張惠文老師憑著自己對機器人的濃厚興趣,先后輔導學員開展機器人知識普及、簡易機器人制作、普及型機器人制作、普及型智能機器人制作、智能機器人的改裝與編程、FLL工程挑戰賽等多種活動,并帶領優秀選手出征全國各地,先后12次在10個城市參加國家、省級比賽,獲得獎勵21個,其中國家級三等獎1個,省級一等獎1個。如今,他訓練過的學生基本都能搭建各種機器人,進行自主編程,讓機器人完成不同難度的任務。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58850

    微型機床作坊是“魯班”工匠的孵化室,項目可謂真刀真槍,里面擺放的36臺小機床,是將普通機床微縮成1/10左右可以組合的鋸床、磨床、鉆床、鑼床。這個社團的“祖師爺”是楊春生老師,他一邊給徒弟手把手地教,一邊又忙著修理機床。這些能工巧匠們根據自己的創意,通過鋸、磨、鉆等工序,把木質材料設計組裝成飛禽走獸、飛機坦克和家居生活等各種模型。為了使模型更加美觀,還有一組畫匠專門給這些模型進行彩繪。據不完全統計,“魯班”工匠們每年設計制作的創意作品達300多件。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24313

    相較于以上三個社團,創新發明社團更具傳奇色彩。創新發明社團是2016年在智能機器人和未來創客社團發展的基礎上創建的。社團開設了創新實踐課,從小就愛鼓搗的李蕭林老師是創新發明社團的輔導老師,他本人還榮獲了2018年天水市科技創新教育突出貢獻獎。李老師的社團活動課采用探討和提問的方式,每周給學員布置三個作業,搜集爸爸媽媽生活中特別難解決的問題,然后大家一起討論研究,用自己的智慧為爸爸媽媽分憂解難。老師再把大家的想法進行整合,鼓勵同學們搞小發明。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30569

    今年8歲的劉澤陽是三(1)班學生,剛上二年級時,他和爸爸上街玩,看到環衛工人用小鏟刀在鏟墻面上的小廣告,小廣告上的膠鏟刀鏟不干凈,很費勁,于是他回家就琢磨著要發明一款鏟小廣告的“利器”。他找來了亞克力板、鐵棒、礦泉水瓶和輸液塑料管,每天晚上研究和組裝,為了能除凈膠,他還添加了一個熱熔器,終于發明出了墻面紙質小廣告便攜式清除機,這項小發明獲得甘肅省和天水市科技創新一等獎。劉澤陽說:“這項發明如果所有部件用金屬做成的話,完全可以用。”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11651

    和劉澤陽一樣的佼佼者為數不少。已經上初中的張愷睿從四年級開始參加了12期創新發明社團,他的發明更是出手不凡——便攜環保提袋器獲得了天水市科技創新二等獎,牙膏擠出量控制器獲得了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電腦設計作品拿下了兩個省級大獎。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17823

    具有多年社團輔導經驗的幾位老師一致認為,科技創新活動并不是要讓學生都成為發明家,而是一種把自己的思想變成現實的趣味游戲,在游戲過程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釋放學習壓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動手動腦能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14862

    據不完全統計,該校自2007年以來,累計有2300名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社團,連續參加國家、省、市、區級科技創新大賽,先后獲得獎勵560個,其中57名教師獲得輔導獎。

    nEO_IMG_mmexport1616739304891

    校長王萬軍也是個科技迷,他前不久被評為2020年天水市首屆百名“科技追夢人”。面對同學們科技創新取得的成績,他高興地說:“科技活動給同學們種下了夢想,點亮了心燈,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為同學們創造更好的條件,希望他們成長為有創新思維的一代新人。”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