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傳奇 > 正文

    八閩之歌唱響國家大劇院

    ---記歐洲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席李式耀

    (記者 常魁星)今年是建黨百年華誕,傳承紅色基因奮力前行。 4月20日晚,《古田頌——百年的呼喚》大型交響組歌音樂會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圓滿舉辦。本場演出以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李式耀作曲、福建作家何英作詞的《古田頌》《百年追憶》《初心谷里問初心》《滴血的心》《一雙筷子》《紅軍小鎮憶紅軍》《圣地上杭》等十七首紅色題材歌曲,深情謳歌古田會議精神和革命老區人民英勇奮斗的歷史,抒發“守初心、擔使命,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濃厚情懷,向觀眾重現黨領導人民為建立新中國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感悟古田會議的重大歷史意義和光榮傳統,深切體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

     

    李式耀,歐洲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席、作曲家、福建省人大代表、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福州市文聯副主席、福州市音樂家協會主席、福建青年音樂學會會長、福建省知聯會副會長、新聯會副會長,省優秀“百人計劃”人才、省“文化名家”、省文化宣傳系統第一批“四個一批”人才、福州市“首屆優秀人才”。其音樂代表作有:全國首屆青年運動會會歌《青春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題迎賓曲《天下福地最美福州》;獲獎歌曲《風景》《桑梓情》《東岸西岸》《客家妹子》《五月來看花》《道德新風歌》《平安這一句話》等;影視主題歌《苦盡甘來》《臨水之戀》《知心法官》《天下父母心》《我聽見你的律動》等;以及舞臺表演大合唱《樹筒號子》、器樂曲專輯《古琴新曲》、音樂劇《你是哪條魚》、大型交響組歌《古田頌》等。其作品曾在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心連心”“正大綜藝”“中國音樂電視”等欄目及多個大衛視臺播出,在福建大劇院舉辦四場作品音樂會,在2020年“百年的呼喚”——交響音樂會《古田頌》紅色之旅中巡演。獲中央宣傳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音樂獎“金鐘獎”、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國”征歌一等獎、中央文明辦“唱響主旋律、喜迎十九大”全國好歌20首、中國音協優秀歌曲獎、福建省百花文藝獎“一等獎” 等。多次在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歌曲比賽獲獎。

    情系廈大

    李式耀,1970年出生于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1985年考入福安師范,1988年中師畢業后擔任過中學數學及音樂老師,1989年年底辭職參加全日制高考,1990年考入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在廈大慶祝建校100周年文藝晚會上,廈大音樂系校友90級李式耀與91級翁朝霞聯手打造、福州校友會百名校友傾情演唱的《你好,廈大》,以輕松悠揚的旋律、青春時尚的節奏,講述廈大對每一個學子精神上的引領和豐厚的滋養,這份恩情讓每一顆懵懂的心穿過風雨四季,逐漸找到自己的位置。用赤誠的心祝愿:祝愿母校百年華誕,永遠生機勃發,幸福地久天長。

     

    李式耀譜寫的《你好,廈大》,短短幾天就受到了無數群眾的轉發傳唱。他還為音樂系89級校友賴春燎作詞的《百年廈大》的詞譜曲,為母校廈大的“四種精神”(愛國精神、自強精神、革命精神、科學精神)而歌。

    李式耀在廈門大學百年校慶時說:廈門大學百年校慶,對所有的廈大學子來說都是非常激動的一件事,許多廈大人懷著感恩之心,用自己的方式來回饋母校。有的校友捐助大樓、捐助教學設備,還有的捐助成立校友館……作為藝術工作者來說,我們希望用我們最拿手的——寫一首歌獻給我們的母校。《你好,廈大》由我的師妹翁朝霞作詞,我作曲。創作完這首歌以后,福州校友會以100人合唱的形式來呼應廈大100年,這100名的校友都是自愿報名參加的,每個人都懷著最真誠的心,特別認真地參與到為母校獻禮的這項活動中。廈大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在廈門大學的四年,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更學會了如何做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愛國、止于至善,這些精神已經融進了我的血液,成為我生活和工作的指引。

     

    李式耀對廈大飽含深情地說道:我們學校能夠辦得好,主要是因為有一批默默奉獻的優秀老師,當年教我的老師許多已經年老了,希望我的恩師們能夠保重身體,健康長壽。我也希望廈大能夠永遠保持著優秀的姿態,在全國優秀大學的行列里面保有我們的位置。我更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積極進取,努力學習,超越我們。我覺得成為一名廈大人,永遠是我生命中最亮麗的標簽。

    青春閃耀

    “青春在這里起跑,青春在這里起跳。青春集結號響,熱血沸騰燃燒,起跑線上生命光輝閃耀……青春在福州奔跑,跑得更快、更快、更快……”2015年,李式耀作曲的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會歌《青春風》,猶如一陣風,席卷了榕城大地,占據了各大媒體。這首歌讓福州市民有了一個熱血沸騰、擁抱青春的集體回憶。

     

    談到音樂創作,李式耀說:近二十年來,我專注于歌曲的創作,除了《你好,廈大》《百年廈大》,包括《青春是一場幸福的遇見》這些寫給母校的歌以外,我平時創作的題材也很多樣。近幾年,在福州舉辦了一系列的重大活動,而我非常幸運地參與到了這些活動的主題歌曲的創作中。全國首屆青年運動會的會歌《青春風》,就是我譜曲的作品。

    全國首屆青年運動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首次承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全國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在青運會會歌征集大賽活動中,李式耀作為本土音樂人全力以赴,積極參與。以《青春風》在全國征集的300多首作品中脫穎而出,被確認為會歌,在福州大街小巷、校園、公共交通等多渠道傳播,成為一首被大家廣泛傳唱的作品。

    為家鄉而歌

    李式耀曾在北京發展多年,使他的藝術生涯得到很大飛躍。2004年底,他創作的《風景》接連斬獲第九屆中宣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兩項國家級權威大獎,收獲了音樂事業首個最高峰,在全國音樂界有了名聲,并奠定了如今在音樂界的地位。

     

    2006年,他選擇回到福建。他認為創作離不開土壤,有成就的創作者,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獨特的音樂語言。每個地方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這些都影響著創作者的音樂特性。作為福建人,他非常熱愛這片土地。福建的山水和人文也時常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創作了一大批福建題材歌曲,寫遍了福建的山山水水。

     

    李式耀為家鄉而歌,為八閩而歌。他希望能夠創作更多福建的聲音,讓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聽到。希望能為福建的文化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北京時,他認識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和歌唱家,拓寬了視野,豐富了資源,也激發了許多靈感,為他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創作的歌曲《天下福地,最美福州》,連續三屆成為“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迎賓曲,福州的老百姓耳熟能詳。能得到這樣的認可,有一部分原因是這首歌傾注了他的情感,引起了大家共鳴。福州是他現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他很愛這座城市,并且已經在這里扎根,為這座美麗的城市創作歌曲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三好”歌唱主旋律

    李式耀作為省人大代表、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對推動音樂發展的規劃承擔著一定的責任。他說:我要做好兩項工作,第一,引領。我自己要不斷努力,只有不斷創作出好的作品,獲得獎項,才能更好地引領帶動別人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把藝術作品寫好,為福建爭得全國的榮譽。把群眾歌曲寫好,豐富群眾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質。把公益作品寫好,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溫暖和正能量。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我們的音樂文化才能欣欣向榮。第二,扶持推動。文化事業是需要不斷壯大,一代一代不斷地傳承的。我希望成熟的音樂人、老前輩、相關文化部門,不斷發現、挖掘、推送、扶持更多年輕音樂人,給他們提供機會,為他們搭建更好的平臺,這樣音樂事業才能夠有序的發展下去。我還希望能匯聚多方力量,為音樂的平臺提供充足資源和幫助。“眾火拾柴火焰高”,我會發動更多身邊的力量,讓更多音樂圈外的朋友一同加入到音樂的大家庭里來,讓我們的音樂圈不斷強大。

     

    在新冠病毒蔓延之時,李式耀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與歐洲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陳秋梅合作了歌曲《世界因愛而生》,與詞作家向明合作了充滿愛與溫暖的歌曲《華人一家》,用歌聲傳遞愛,讓全球華人以愛為橋,守望相助,共同抗疫。他作為歐洲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專家委員會主席擔任“世界因愛而生”全球華人網絡春節晚會總顧問,致力于歐洲中國文化藝術研究會公益活動,為中歐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式耀譜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寫歌曲追求“三好”:好聽、好唱、好記。還有一個原則:寫主旋律歌曲要知其所好,但不能一味投其所好。要了解群眾的喜好,知道他們現在關注什么,喜歡什么。但是藝術又是高于生活的,優秀的藝術作品要起到引領作用,傳播正能量。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基礎上,他用精良的作品來提升群眾的欣賞水平,反映時代生活與時代精神。他用中宣部提出的“三精標準”,即“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作為打造精品作品的重要標準。樹立精品意識,致力打造更多文藝精品,以文藝精品提升文化自信,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著名作曲家、原中國歌劇院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創委會主任、《長江之歌》曲作者王世光對李式耀評價是:“式耀以歌曲《風景》一鳴驚人,此后在求知和創作的道路上,不斷上下求索,成為近十余年福州成長起來的一批音樂新生力量中的佼佼者。式耀不僅在作曲方面成績突出,而且擔任福建省音協副主席、福州市音協主席等職務,這是實至名歸的榮譽,更是服務于社會的一份擔當和責任。式耀正當盛年,今后,定然會在音樂創作和服務于社會兩個方面雙雙做出突出的貢獻。”

     

    詞作家、福建江夏學院副教授、福州市音協副主席翁朝霞評價道:“我跟式耀合作了多首歌曲,如《HELLO美麗時光》《那一片綠蔭》《茉莉有夢》《青春是一場幸福的遇見》等,他的旋律感很強,捕捉聽眾的興趣點都很準確,他為人謙遜,樸素,很有人情味,一如他的作品,輕松、優美、簡潔。也許厚積才能薄發吧,他的經歷就是一首歌,歌中最動人的地方就是愛,他把對故鄉、對祖國的愛,都寫在他的歌里。”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