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組合遍地開花,平均年齡8歲的少年團你見過嗎?日前,偶像組合“天府少年團PANDABOYS”發布單曲宣布出道。據了解,這個組合由7名男孩組成,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8歲,最小的7歲,最大的也僅有11歲。這一消息在網絡上引起巨大爭議,不少網友對低齡偶像的出道表示擔憂。
“最大的五年級,最小的幼兒園剛畢業,這不是養成系,是育兒系吧”;“這算是使用童工嗎”;“養成系內卷到這個地步了?”……爭議發生后,“天府少年團”背后的公司回應稱,不做飯圈文化,沒有資本運作,不是把孩子當成賺錢的工具。但在年齡面前,再多的解釋都顯得蒼白。誠如不少網友所呼吁的——還是讓孩子回到學校好好上學吧。當然,要指出的是,網友的質疑并不是批評這些孩子,而是對這種低齡化的“造星”行為表示擔憂。
這真不是杞人憂天。無論是從這個組合的名稱,還是從孩子們的成熟打扮來看,這明顯是把他們推向了工業化的“造星”流水線。或許,我們無法判斷這個組合在演藝道路上能走多遠,但可以肯定的是,當養成系造星資本向未成年人甚至是“幼兒園剛畢業”的低齡兒童滲透,這之于未成年人的成長,以及構建健康的未成年人保護環境來說,絕非好消息。且不說,那些被“選中”的孩子到底“星”路幾何,他們的成長又會遭遇怎樣的傷害,這種不顧年齡,不考慮青少年成長規律的“育兒系”造星之風,對于整個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家長的教育心態,都將產生不容低估的消極影響。
事實上,近些年一些未成年人參加選秀、做網紅的現象越來越多,本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沒想到,居然連平均年齡8歲的少年團也出道了,這說明,在資本的逐利沖動下,“養成系”的年齡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也難怪有網友調侃,以后可能出現還在喝奶的idol。對這種低齡化的造星之風,并不缺乏紅線要求。如8月份正是廣電總局的綜藝節目專項排查整治月,明令嚴控偶像養成類綜藝。此外,中央網信辦啟動的“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明確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為等。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公司推出平均年齡8歲的少年團,可謂逆流而動。
必須承認,不少兒童確實有自己的藝術天賦,家長適當培養、引導也無可厚非。但是,當未成年人“造星”成為一種風氣,這顯然值得警惕。它不僅增加了教育生態的浮躁,也在很大程度上與未成年人保護形成抵牾。曾幾何時,社會都擔心電視、網絡讓孩子變得早熟。那么,過早地把孩子推向“造星”流水線,這無異于是人為地“催熟”。在回應中,涉事公司表示,并沒有把孩子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在孵化具有時代意義的新一代少年榜樣。然而,如果真要樹立新時代的少年榜樣,難到不該是讓他們回到學校,正常地學習成長?這才是屬于他們的地方,而不是聚光燈下。
面對造星資本下沉至未成年人乃至低齡兒童,全社會都應該有所警惕。相關制度紅線要更清晰,而家長也應該更理性、審慎,少一點功利化,切莫為了利益誘惑而對孩子拔苗助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