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職業培訓券激發“人才紅利”

    廣州今年計劃發放券19萬張職業培訓券!據媒體報道,廣州將有序推進落實本年度職業培訓券發放使用工作,職業培訓券依托電子社保卡線上渠道,面向有培訓需求的勞動者,重點向失業人員精準發放,引導更多勞動者提升職業技能水平,促進更穩定就業。

    所謂職業培訓券,是指人社部門依托電子社保卡,為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的電子券。該電子券具有認證、結算、管理等功能:勞動者參加培訓時,不用事前個人墊付資金,省去了事后報銷環節;政府部門通過電子培訓券平臺,可以精準地對培訓機構、培訓項目進行監督;培訓機構通過使用電子培訓券,能夠實時掌握學員的學習進展情況,并與政府部門實時進行培訓資金結算。持券人憑券即可參加各區受委托培訓機構組織開展的免費職業技能培訓補貼項目。

    可見,發放職業培訓券帶來多重利好。職業技能培訓向來是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對破解“就業難”和“招工難”均有益處。一方面,可以提高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的積極性。借助職業培訓券,受益人群不僅能獲得技能培訓服務,還能獲得就業推介服務。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幫助企業培養適合的專業技能人才。正是基于這些考慮,廣州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工作。

    發放職業培訓券,讓職業技能培訓精準覆蓋目標人群。今年,廣州要發券19萬張,全年使用1.9萬張。廣州以定向券形式,對失業人員分批發放,著重關注重點群體職業培訓需求。受益人群包含了貧困勞動力、“兩后生”(即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者、新型職業農民、下崗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在本省靈活就業的家政服務人員、高校畢業生和企業職工等。從整體來看,職業培訓券所釋放的政策紅利,不止穩住了就業基本盤。對廣州這座超大城市來說,這對提升公共政策的開放性、社會環境的包容性,以及高質量建設人才強市,都將大有助益。

    從長遠來看,由人口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提升帶來的“人才紅利”,才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這就需要深化人才端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技能人才的供需結構失衡,不斷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能力,把超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而隨著職業培訓券的落地見效,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將借此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機會,真正穩得住、留下來、發展好。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