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招生保衛戰背后是鄉村學校生源流失困境

    近日,湖南省邵陽縣羅城鄉一校長在微信群內發表“來我鄉鎮搶生源的,可以見人打人、見車翻車”的言論,引發輿論關注。據“澎湃新聞”8月23日報道,邵陽縣羅城鄉政府一名負責人回應稱,網傳信息系涉事校長今年4月在微信群內發的信息,已經對其批評教育。涉事校長回應稱,他言語不文雅,已作出深刻檢討。

    某些鄉村地區學校的“搶生源”與“生源保衛戰”,已經激烈到何種程度,透過此事可見一斑。而這種生源爭奪背后,折射出當地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存在的嚴重不均衡問題。

    據報道,涉事校長稱,由于各種因素,羅城鄉許多小學畢業生都離開了當地,去其他鄉鎮初中念書,這讓他憂心不已,也很急切地想要避免生源流失的情況。如果涉事校長所稱屬實,那很可能當地的初中招生,并沒有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規定的免試就近入學政策,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由招生、自由擇?!爆F象。當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家長認為本鄉學校差,在其他鄉鎮學校的招生攻勢下,選擇到外鄉鎮讀書等。

    眾所周知,在我國城市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都已經實行劃片入學(多校劃片或單校劃片)。家長認為自己孩子對口入學的學區不好,除非購房到另一個學區,不能自由選擇到其他學校讀書,其他公辦學校也不可能來搶生源。所以,鄉村學校這種“生源保衛戰”,對于城市學校來說,是有些陌生的。

    但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還沒有嚴格實行就近入學。一方面,由于義務教育城鄉不均衡、地區不均衡,近年來鄉村生源流失情況比較嚴重,主要流向是村進鎮,鎮進城;另一方面,一些鄉村學校因生源流失而陷入生存危機,進一步弱化了對家長和學生的吸引力。

    對于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存在兩種不同認識,一種認識是辦好每一所鄉村學校,包括鄉村初中,讓孩子就近入學,讓鄉村有瑯瑯書聲;另一種認識則是讓鄉村學生集中到城鎮讀書,讓沒有生源的鄉村學?!跋觥?。我國一些鄉村地區,已經不是每個鄉鎮都有初中,高中更是集中在縣里?!班l村校空,城鎮校擠”,是一些鄉村地區教育的真實寫照。

    在此背景下,就不難理解羅城鄉涉事校長對生源流失的擔憂了,持續下去,有可能本鄉初中都辦不下去了。他采取的方式,無疑是錯誤的,也難以扭轉本鄉初中學校招生面臨的生源流失困境。事實上,目前能“打贏”鄉鎮間生源爭奪戰的鄉鎮學校,也面臨生源向辦學質量更好的城鎮流失的問題。

    基于當前鄉村學校不均衡辦學的現實,在尊重學生的選擇權的基礎上,讓鄉村學校招生、辦學規范有序,前提是鄉村學校均衡發展。解決這一問題,要通過加強對鄉村學校教育的縣級統籌,科學合理布局鄉村學校,從而保障鄉村學校的資源,提高鄉村學校的辦學質量。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