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對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實行嚴監(jiān)管

    報載,近日,記者走訪北京電動車市場發(fā)現(xiàn),多家車店存在非法改裝行為。十里河一帶的6家門店中,有4家店可以提供改裝,其中不乏愛瑪、綠源、新日等知名品牌電動車店。為滿足一些車主對續(xù)航和速度的要求,部分車店私自給車主提供改裝超標電池和解除限速等服務。原本只能使用48V電池的電動車,在改動了線路后,被更換為60V甚至是72V的超標電池。甚至有人花費上萬元,加裝兩塊超標電池“輪著用”,續(xù)航從幾十公里增加到370公里。調(diào)速更為普遍,25km/h的限速,可以解碼到60km/h。店員在賣車時會直接告訴顧客,“買車就能免費改”。

    對于消費者來說,購買的電動車自然是續(xù)航里程越長越好,速度越快越好。殊不知,這些改裝的電動車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改變電動車電池的電流和電壓容易引發(fā)火災,速度過快的電動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對此,消費者理當自覺拒絕改裝電動自行車,而商家更應拒絕這種容易帶來風險的非法改裝業(yè)務。

    一般而言,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電動自行車,在出廠時均為合格產(chǎn)品,符合有關技術規(guī)范。如根據(jù)《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電動自行車的車速最高不得超過25km/h,蓄電池標稱電壓小于或等于48V。這樣的標準顯然是經(jīng)過大量論證和驗證的安全標準,能夠有效確保消費者駕駛安全。而改裝后的電動自行車雖然提高了消費者的“駕駛體驗”,卻伴隨著極大安全隱患。

    對于銷售者和改裝者來說,對改裝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更大。首先,經(jīng)營者對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標準的熟知程度遠超消費者,也掌握著改裝技術,那么,消費者要求改裝的,理應予以拒絕并講明利害關系。其次,一些經(jīng)營者不僅不拒絕消費者的改裝要求,反而誘導消費者改裝電動自行車,甚至將改裝作為特殊的“售后服務”以吸引消費者。這充分說明在改裝電動自行車市場上,提供改裝服務的經(jīng)營者才是最大的始作俑者。

    要想有效杜絕改裝服務,必須將經(jīng)營者作為監(jiān)管重點,嚴肅查處改裝服務。將合格電動自行車改裝為不合格電動自行車,已經(jīng)涉嫌生產(chǎn)、銷售假冒偽劣產(chǎn)品罪,或者涉嫌生產(chǎn)、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chǎn)品罪。如果消費者駕駛該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或者充電時失火的話,改裝者理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因而,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jīng)營者,都應自覺向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說不,監(jiān)管部門更應加大查處力度,進而讓非法改裝電動車沒有市場。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