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之道,富民為始。”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共同富裕的千年愿景,在新征程上呈現出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征。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共同富裕,不可忽視其時代必然性、時代必要性和豐富的時代內涵。
理性認識共同富裕的時代必然性。回首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歷程,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全體人民都能過上富足的好日子。經過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艱苦奮斗,如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如今,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毋庸置疑,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條件實現共同富裕,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底氣實現共同富裕。黨中央發出推動共同富裕的動員令,正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取向。
正確看待共同富裕的時代必要性。“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明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藍圖繪就,目標在前,時不我待。這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現實需要。雖然共同富裕已具備必要的物質基礎,但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成為制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必須不斷提高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共同富裕水平。這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新征程上,黨帶領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開創美好未來,才能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的堅實基礎。這是解決當代世界性難題的中國方案。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貧富差距過大、收入分配不均是世界性難題。我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這也將為全球現代化發展提供中國智慧。
科學把握共同富裕的時代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是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時代,是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時代。這也意味著共同富裕不僅僅是經濟水平的單一提升,而是有著更加豐富、鮮明的時代內涵。
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的富裕,不是平均富裕,而是全體人民富裕程度的普遍提高,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過上美好生活。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既包括物質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足。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既“做大蛋糕”更“分好蛋糕”,既體現公平也體現效率,人人參與,人人享有,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美好生活。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讓所有人、所有地區同時同步富裕,既不可能,也不現實。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基于國情、立足現實,分階段有步驟推進。
共同富裕的甘美不會從天而降,共同富裕要靠全體人民的不懈奮斗來實現。在這個孕育無限可能的新時代,我們要與時代同向而行,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步步將共同富裕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