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閉幕。“廣州服務”以服貿會為平臺擁抱世界,令人印象深刻。越來越多的廣州企業正通過新模式、新業態觸電“數字化”,演繹廣州創新故事,闖出一片廣闊天地。
當前,隨著新興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日益加快融合與滲透,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遂逐步走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成為搶占國際經濟制高點的主攻方向。廣州以新技術為熱點的數字化服務業正在興起,線上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廣州市作為全國28個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地區)之一,依托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的優勢,推動數字服務走向全球,商業、運輸、金融、制造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不斷涌現,重點領域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
解碼“廣州服務”,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支撐力有哪些?其一,借東風。廣州緊緊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把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統一起來,敢為人先、先行先試,不遺余力為發展服務貿易贏得先機。譬如,廣州充分運用建設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的機遇,打造出口平臺,做強總部企業,為集聚發展數字文化產業贏得競爭優勢。再譬如,支持廣州國際金融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金融合作示范區,加快引進和落戶國際金融機構,推動港澳地區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設立境內法人總部、分支機構,把金融服務的蛋糕越做越大。
其二,育平臺。廣州向來重視載體建設,不斷強化與重點服務貿易伙伴的項目合作,下大力氣引入跨國公司國際或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譬如,廣州借助國內首個數字化服務貿易聚合平臺,為全球客戶提供從合規準入、國際物流到全渠道分銷的“一站式”服務,在本屆“服貿會”上大放異彩。這類平臺企業善于借助全球價值鏈的拓展,構建多元服務生態,有效降低企業“出海”成本。
其三,促融合。各種要素融合流動是否便利,直接影響著服務業擴大開放的程度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質量。為了持續提升服務貿易便利化水平,廣州探索建立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和再融資服務體系,推出服務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舉措,加快大通關建設和口岸智能化改革……凡此種種,旨在全方位加快要素流動,進一步促進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
其四,聚人才。國際化人才是發展服務貿易的重要支撐要素。為了降低境外人才在穗創業就業門檻,廣州提出簡化港澳醫師轉內地醫師資格認證手續、允許符合條件的港澳專業人士依法在穗提供工程咨詢服務等系列措施。為了給境外人才在穗工作生活創造便利,廣州系統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譬如,推動科技人員往來暢通、財政資金跨境使用、科研儀器設備通關便利、大型科學設施和科技資源共用共享,等等。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廣州在深化穗港澳合作中“大展拳腳”,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國際人才越聚越多。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站上更高起點,廣州憑借創新先行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持續優化新興服務業市場環境,不斷完善科技研發體系和金融服務支撐體系,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新的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