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手機游戲一直是全社會熱議和關注的焦點。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通知,對未成年人每周的游戲時間做出了相當嚴格的限制,要求所有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的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然而9月6日“花33元租號打2小時王者榮耀”的話題就登上了微博的熱搜。可見通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未成年人的游戲沉迷現象,但建設防沉迷的堡壘,僅依靠對游戲企業的約束,還遠遠不夠。
在防沉迷出現前,網絡上私人交易游戲賬號的現象就已經屢見不鮮。隨著防沉迷通知的出臺,這些游戲玩家又尋得了新的商機:通過向未成年人租賣賬號從而獲利。在網絡上搜索“租游戲號”“買游戲號”等關鍵詞,網絡論壇、電商平臺等出租售賣廣告應接不暇。如此“頂風作案”歸根結底是監管困難。
管理私人租售游戲賬號,游戲公司應首當其沖。游戲賬號的私下交易,不僅是對未成年人防沉迷限制的破壞,也是對實名制游戲規則的破壞。游戲公司可以通過一些輔助技術手段:人臉識別、指紋登錄等與游戲賬號進行綁定,利用生物信息進行游戲賬號的登錄使用。除此之外監管部門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相關行為進行約束也十分有必要。
盡管游戲企業和有關部門都為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獻策獻力,也仍然可能存在監管不到位的風險。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到孩子身上。作為祖國的棟梁和未來的希望,未成年人應該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培養下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游戲防沉迷的這座堡壘,需要全民共建。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