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信用中國網站消息,養樂多關聯公司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在我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尚未結束之前,宣傳“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等,極易使消費者誤解,被罰款45萬元。(9月6日 中國新聞網)
實際上,企業虛假宣傳的行為并不少見。近段時間,H&M、加拿大鵝、寶潔等企業也因對商品作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被罰款。凡此樁樁事件,都折射出不少企業對法律的重視性不足,被一時的利益蒙蔽雙眼。正如《資本論》所說,“如果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誠信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誠然,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需在商品營銷方面發揮“十八般武藝”,但也應方法得當。若企業為追逐利益,虛假宣傳商品,誤導消費者,觸碰法律紅線,實為不該。在如今信息化普及的時代背景下,企業的行為更容易被消費者在“放大鏡”下審視與傳播。企業若因為一時利益做出虛假或誤導消費者的行為,那是非常短視的行為。
于企業而言,虛假宣傳容易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使自家商品在市場競爭中逐漸邊緣化,不利于長遠發展。而且,企業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容易使市場競爭失序。《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明確指出,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任何公司都有義務和責任遵守法律相關規定,維護市場競爭體系的有序運轉。
虛假宣傳難以贏得消費者真心,所以,企業應在商品營銷上多下“奇點子”“妙工夫”,而不是為商品套上莫須有的噱頭。好的案例也有不少,如前段時間,蜜雪冰城憑借歌曲“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刷爆網絡,引發各大線下門店人潮洶涌。又如今年3月,《鄉村愛情13》官宣推出“鄉村愛情系列”潮流盲盒,引發網友刷屏級圍觀。趣味性、創意性,往往才是成功營銷的一大利器。
應該說,這件益生菌事件是執法部門肅清商業宣傳不正之風的生動體現,也為各大企業厘清宣傳邊界敲響了警鐘,值得各大企業引以為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