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向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致辭時強調,必須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使其在穩增長、穩就業、調結構、促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
近段時間,針對一些平臺企業存在野蠻生長、無序擴張等突出問題,有關部門加大反壟斷監管力度,依法查處有關平臺企業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是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做法,也是中國政府一項重要的常態化工作,目的是促進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然而,這些反壟斷監管卻遭到了一些人的誤讀。他們錯誤地認為這是對民營企業的管控收緊,一些外國投資者對此表示憂慮,擔心中國對外開放和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有所調整。在8月26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已經對這些誤讀作出回應:“在網絡平臺企業當中,既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也有外資企業,還有很多混合所有制企業,整治規范互聯網平臺的政策是一視同仁的,針對的是違法違規行為,絕不是針對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這一點十分明確。”9月6日,劉鶴副總理又對國家關于民營經濟的大政方針作出嚴肅重申,無疑給民營企業吃下一顆“定心丸”。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所說:“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近年來,在國家一攬子紓困政策支持下,我國大量民營企業經受住了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等多方考驗,市場主體數量增長到目前的1.46億戶。事實充分證明,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正是因為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所以既要厚愛,也要嚴管,為的是更好地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出臺的監管政策也是一視同仁的,針對的都是違法和違規行為,絕不是針對特定行業或企業。市場上的一些不實傳言和炒作,可以消停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