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為落實“雙減”政策,杭州多數中小學正式推行學后托管。錢江晚報記者現場走訪,感覺政策實行伊始相關方似乎有些忙亂。由于杭州采取的是“1+X”的學后托管方式,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家長,都難免存在一個適應過程。
所謂“1+X”,“1”是指學校提供的晚托(晚自修)服務,“X”是指學校安排的社團活動。經選擇,有些學生只上晚托班,有些學生既參加晚托又參加社團,還有一些學生不參加晚托,放學就由家里人接走。于是,有些家長忘記了準確接送時間,有的老師沒有掌握哪些學生參加晚托或社團活動,甚至有學生找不到教室參加社團活動。
萬事開頭難。學后托管全面推行沒幾天,出點情況是正常的。其實,不光杭州如此,國內很多地方也是這樣。這不僅是因為相關措施剛剛推行,還在于這背后涉及義務教育格局的變化,以及各種利益訴求和教育資源的調整。
別看這只是在課堂以外增加了學后托管服務,但要做好這項工作,既需要學校調動資源投入,也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的配合。舉個例子,晚托要有老師看管。在白天有教學任務的老師,還要接著參加晚托服務,工作強度自然增加不少。要把學后托管落實好,還需要進一步細則化,更加注重細節關懷,才可能取得讓各方滿意的結果。
這首先是要牢記“雙減”的初衷,不能在政策落實過程中變形走樣。學生留在校內參加晚托,不應利用這段時間增加學生的校內負擔。
再者,措施越細化就越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杭州的“1+X”學后服務方式,好處是形式靈活,可以盡最大程度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就需要學校把方案做細做精,對“1”和“X”都要有對應方案。例如,針對明確不能布置書面家庭作業的一二年級學生,總不能讓他們放學后在教室里干坐著吧。
還有,既然推行學后托管是一種利益調整,就要有相應的利益補償機制。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老師群體付出。學后托管能否堅持到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支持與否。在日常教學工作以外,不少老師會被安排參加學后托管。這對老師們來說,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那么,對于參加學后托管的老師,就應當有相應的經濟補貼。這一點,杭州去年出臺過相關文件,從目前來看仍然是合理和可行的。
最后要強調的是自愿原則。目前學后托管普遍采取的是自愿參加、統籌安排的原則,在實際施行過程中,要避免出現變相強制等情形。
總而言之,學后托管是落實“雙減”的重要措施,能否順利推行關系重大。因此,針對當前在學后托管措施推行開始出現的短暫不適和忙亂現象,要抓緊總結經驗,及時調整和制定細則,讓細節關懷的光芒照在每一位學生身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