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勞務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加強勞務品牌發現培育,制定勞務品牌發展規劃和建設方案。聚焦新興產業、服務業、文化旅游領域,以及就業幫扶重點地區,分領域培育勞務品牌,確定勞務品牌建設重點項目,建立勞務品牌資源庫。(9月7日 《人民日報》)
應當說,人社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部門組成強大陣容,聯手出臺公共政策,就勞務品牌建設進行長遠規劃,勾勒出詳細的路線圖,并明確了細致入微的行動方案,這不僅能持續推進勞務品牌良性發展,更能有效帶動就業創業,成為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眼下,勞務越來越注重品牌建設,勞務品牌具有區域性、行業性特質,擁有較高市場知名度的勞務標識,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技能、誠實守信的服務意識,以及優質的服務質量。這意味著,勞務品牌,既是產品標志、地方標志,也是工作質量標志、信譽標志。
說到大家耳熟能詳的勞動品牌,譬如,想吃徽菜,去績溪徽廚主理的菜館,味道一定錯不了;找護工,呂梁山護工值得大家信賴;做防水,平輿防水工施工品質絕對可靠……這些勞務品牌的興起,源于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底蘊,深入挖掘當地優勢資源,以及就業優勢精心的培育,在市場大風大浪中逐步成為婦孺皆知的響亮招牌。
縱觀《指導意見》,有不少“貨真價實”的制度性安排:比如,開展勞務品牌技能培訓、培養勞務品牌技能帶頭人、建設勞務品牌專家工作室等方式提高勞務品牌技能含量;再如,鼓勵勞務品牌注冊申請商標專利,開展勞務品牌誠信評價和誠信經營自律承諾行動,增強勞務品牌信譽;此外,鼓勵勞務品牌從業人員創新創業,按規定落實場地、房租等各項扶持政策,打造細分行業專精特新勞務品牌等。
若按照國家層面頂層制度設計,各項措施都逐步落實到的話,不僅可以提升勞務品牌的內在品質,快速成長起一批有知識產權的勞務品牌,有效改善勞動市場信息不對稱,降低勞務市場風險,也能通過國家政策引導作用,提供大量的就業人群,全面帶動從業人員的創新創業。
叫的響勞務品牌,猶如一張“創業就業名片”。惟有不斷提升勞務品牌的內在價值,充分發揮政府政策推動作用,為勞務品牌添磚加瓦,從而讓勞務品牌成為創業就業的金字招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