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武漢東湖高新區新竹路發生一起案件,附近一家律師事務所的男律師中槍,傷者經送醫救治無效死亡。目前,公安機關已將嫌犯抓獲。經初步調查,嫌犯交代,因糾紛對該律師不滿遂行兇。媒體獲取的多份民事裁定書內容顯示,遇害律師曾接受委托,向法院申請查封、凍結嫌犯所在公司及其名下的財產。
而在1個月前的8月14日,遼寧一女律師在執業過程中,遭委托人持刀傷害,不幸身亡。兩起事件的發生,引發了律師等法律工作相關從業者對自身境遇的關注。在當下社會,律師是受人們尊重的職業之一。律師及律師行業,是維護社會基本公平的重要保障之一。聘請律師幫助維權,是公民尋求法律保護的主要方式之一。
近些年律師所發揮出的社會功用正在不斷增加,他們的執業空間也在不斷擴大。大大小小的各類司法案件,都得益于律師的介入和幫助。而過往的一些被人們所熟知的冤假錯案,有不少就是因為律師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使得律師難以盡責維護被告人的應有權利。
相較于律師在國家法治建設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以及律師對公民法律權利意識的啟蒙和權利維護落地的努力,律師自身的權利保障還有很多待改進空間。與公檢法等國家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不同,律師作為市場服務主體,難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能夠讓律師群體承受辦案過程中產生的各類風險。這也使得律師職業風險性高于其他法律相關職業風險性。
這也表明了想要實現真正的司法正義和社會公平,對律師群體的權利保障十分必要。律師是司法進步的重要參與者,在特定情形下是公民權益維護的代表。對律師權利的保障,包括對律師日常人身安全的保障,實則是對公民權益的維護。
正如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就此次律師遇害案所發聲明,律師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肩負著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職責使命。近些年,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相關規范陸續出臺落地,在同步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同時,也是時候該重視起律師人身安全權利等方面的保障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