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追“該追的星”,也不能用“飯圈”那一套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各地運動員陸續啟程前往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賽事舉辦地。9月13日,廣東隊乒乓球運動員樊振東在從廣州白云機場出發時,遇到大量球迷送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現場持續出現很不得體的擁擠、身體接觸”。

    為此,一直沒有開通社交平臺賬號的樊振東借由自己球迷會的微博賬號發聲,稱當天的情況除了給他本人造成極大困擾外,還給機場工作人員、其他公眾增加了不便,加之疫情尚未結束,整件事情造成的影響是“很負面”的。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近年來,因大量粉絲接送機造成機場混亂的“名場面”在各地不時上演。只是一些藝人因為不想“得罪”粉絲,或是很享受、期待由此帶來的“高人氣假象”,很少主動對類似情況表態、說“不”。只是這一次,主角換成了樊振東。

    置身于靠成績說話的競技體育界,樊振東無需流量加持,更不用靠粉絲鋪路,也正因此,面對粉絲熱捧他能夠保持“人間清醒”且敢于直言——賽場之外他是普通人,懇請球迷們允許其做個普通人。

    在剛結束不久的東京奧運會上,和樊振東一樣,許多運動健兒頑強拼搏、出色發揮,摘金奪銀的同時“圈粉”無數。

    用辛勤訓練的汗水換來好成績的運動員,被人們喜歡或視為偶像實乃好事,正如此前媒體評價一些領域有杰出貢獻的大咖時所說,他們才是應該被追的星。

    不過,即使是對這些有真功夫、硬本事的“明星”,錯誤的應援方式照樣使不得。14歲的全紅嬋獲得東京奧運會女子跳水10米臺冠軍后,她的家門口堵滿了懷揣各種目的的訪客:來打卡的、來合影的,還有來直播蹭流量的。這不僅給全紅嬋家人帶來了諸多不便,甚至可能對尚未成年的全紅嬋造成消極影響。

    最近,相關部門正在加強對“飯圈”的整治,劍指資本無序逐利、藝人違法失德、粉絲拉踩引戰等問題。此時,樊振東、全紅嬋等人的遭遇或許是一種提醒,與清理“飯圈”同樣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防止“飯圈”那一套向體壇或其他領域侵蝕。

    體育是一項能振奮人心的活動,觀眾可以從運動員身上最直觀地感受到許多廣受稱贊的抽象品格,比如在枯燥訓練時的堅持、面對困難和壓力時的勇氣、對目標的不懈追求、對自我的不斷突破——在各行各業,這些精神和品質都是成功者的重要標簽。真正優秀的粉絲,要努力去追的不是飛機、不是簽名、不是合影,而應該是以偶像為目標,最終在自己的生活、領域中發出同樣閃耀的光芒。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