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球影城20日正式開園了,中國的對外開放又結出一個果實,令人高興。中國現在南有香港、上海的迪士尼,北有北京的環球影城,三個大型“洋主題公園”在中國落戶,其中兩個分別在內地的南北最大城市營業,這構成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一條輪廓線,也折射了中國經濟進步和國民消費能力的不斷上升。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面貌不斷刷新,押上了現代化的韻腳。
北京通州區副區長楊磊預測,北京環球影城一年的營收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新冠疫情對旅游業造成沖擊,全球的主題公園銷售額普遍下降,但希望中國的動態清零能力對旅游業釋放出越來越強的保護力。北京環球影城將成為中國旅游業新的“晴雨表”,祝愿它運氣好,業績更好。
其實,隨著中國不斷發展,這個國家國民的視野同步開闊,民族文化自信也在上升,西方文化符號在中國社會中的吸引力應當說也過了前些年的巔峰期。然而,一些西方文化符號在中國仍有很大粉絲群,整個中國社會也對它們持友好態度。
環球影城、迪士尼這些主題公園能夠持續在中國凝聚人氣,反映的是中國社會對外部文化的開放、友好態度,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整體包容性。很多中國人愿意湊全球化中的一些共同熱鬧,一些中國年輕人還愿意加入國際時髦,這與他們對自身文化符號日益凸顯的興趣回歸和諧共生。它反映了中國的發展在心理上就不是零和的獨享獨占,而是與世界交融的過程。中國的對外開放越來也深,融合就是它的深度。
當然了,中國社會是一個超大規模,利益的聚集和分享方式相當復雜,文化多樣性很普遍,價值觀也很多元,對外來文化的微辭和歡迎一直同時存在,當前中美關系的惡化的確也嚴重負面影響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氛圍。
不能不說,北京環球影城開業的時機比較特別,中美高強度競爭和新冠疫情在“夾擊”它。但即使這樣,北京環球影城的前途仍讓很多分析人士樂觀。如果這兩年世界上還有別的大型主題公園開張,很難相信有哪一個比北京環球影城的業績更值得期待。
中美政治關系已經跌落得讓很多人使用“冷和平”,甚至“冷戰”描述它,但北京環球影城開幕的盛況呈現的卻是中美民間交往的熱情和仍在擴大的交往能量。
少數著迷對抗的美國政客多么脫離了“人間煙火”,他們在與時代的巨大現實別著勁兒,他們的戰略算計與兩國人民的日常關切和利益方向南轅北轍。所以從大歷史的視角看,那些美國政客一定是在逆風逆水,他們瞎忙活一場,留不下任何值得后世傳頌的功業將是注定了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