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今天在深圳開幕。本屆文博會首次以線下與線上互動結合方式舉辦,共吸引了2468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加主會場展出和868家機構線上參展,展示方式更多元,展覽內容更豐富,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第一展”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彰顯了作為唯一國家級、國際級、綜合性文化展會的強大影響力和蓬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苯衲晔侵袊伯a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繁榮文化事業、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責任更加重大。本屆文博會緊緊圍繞新時期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突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型文化業態培育、展示文旅融合發展新成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服務模式創新等六個方面,必將展現“新時代、新文博、新形象、新內容、新成效”的不一樣精彩。
從去年的“云上文博會”,到今年首次以線下與線上互動結合方式舉辦,文博會通過自身積極順應互聯網信息技術變革,傳遞了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趨勢。文化產業數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體現,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為推進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本屆文博會的互聯網館以“開創數字合作新局面,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通過圖文、影視、VR和互動體驗等方式,展示“互聯網+”最新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動態,展示和發布互聯網與文化、傳媒、科技、數字創意、電子商務等業態融合發展的新成果、新技術、新應用,必將為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文博會自2004年創辦以來,就把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作為一項重要使命,著力搭建全球文化產業交流合作平臺。17年來,文博會參展國家(地區)數量、海外客商數量和海外展區面積逐年增加,逐漸摸索出“以商帶展,以展促商”的國際化發展之路,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隨著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的推進,文博會在聯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作用將日益凸顯。我們要用好文博會這樣的平臺和契機,不斷拓展文化貿易發展水平和發展空間,通過文化貿易、文化交流與文化傳播良性互動,開創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格局;在文化的交流互鑒、合作共贏中更好展現中國形象,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廣東是文化大省,悠久的嶺南文化,發達的市場經濟和多元文化市場主體,加上持續大力度政策支持,推動了廣東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多項指標連續多年領軍全國。文化產業9大類146個行業門類齊全,其中7大門類增加值全國占比超過10%;聚焦“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以新業態為重點的對外文化貿易新模式逐步形成,文化產品出口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科技賦能,4K/8K超高清視頻產業全國領先,互聯網企業、網絡游戲等數字文化產業令人矚目;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了“到廣東過大年”“廣東文旅護照”等系列品牌,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展現強大吸引力,文化消費新業態不斷涌現……高水平辦好文博會,必將為廣東文化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刻認識推動文化大繁榮的責任和使命,堅持方向、扎實舉措,以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產品的高質量供給,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多元化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為筑牢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省,早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豐沛文化滋養和強大精神力量。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