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駛入快車道

    9月,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新聞特別多,大灣區建設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2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購物節開幕,29.8萬個知名品牌的1300多萬件商品任消費者選購;5日、6日,期待已久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相繼發布;1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儀式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出席揭牌儀式并在珠海調研;18—19日,韓正在深圳調研時強調,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加快發展;21日晚,“灣區升明月”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在深圳舉辦,眾多音樂人、電影人齊聚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唱響月圓之歌……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2017年7月1日,總書記在香港親自見證《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啟動。4年多來,從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建成通車,到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從推動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到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從協同推進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三地民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充分展現出“9+2>11”的融合發展成效,充分展現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勃勃生機。

    踏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同時也迎來了新機遇、新利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兩個《方案》,就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推動前海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作出頂層設計,這是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區域合作的重大舉措和嶄新嘗試,是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各自比較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的必然選擇,對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支持和推動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大意義。兩個《方案》的發布和實施,有利于加快推進橫琴、前海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范作用,進一步拓展港澳發展空間、優化港澳現有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豐富“一國兩制”實踐,進一步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這里,產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經濟互補性強,國際化水平領先,匯聚了眾多優秀中國企業、民族品牌,滿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購物節期間,大灣區內包括美食、美妝、數碼、家電、個護、家居、服裝等100余個產業帶、近30萬個知名品牌、1000多萬件商品在購物節亮相,便是有力證明。這里,共飲珠江水,同講粵方言,文化上同源,人緣上相親,擁有嶺南文化的共同基因,攜手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大灣區哥哥”組合鏗鏘唱出“誰人在我未為意,成就靠真本事”,點燃了多少“愛拼才會贏”的豪情壯志;王菲唱響“灣升明月,在這人間星河;多少心心相聚,多珍重”,撥動起多少粵港澳三地觀眾的心弦……灣區升明月,光影照良辰,中秋晚會讓人領略到了“人文灣區”的文脈相親,也加深著灣區人民天然的心理歸屬感和親近感。

    灣區潮涌千帆競,乘風破浪潮頭立。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第一灣”,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多重利好疊加,正駛入快車道。牢牢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充分發揮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輻射帶動效應,不斷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建設,就一定能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促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不斷向前發展,讓港澳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