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娘娘壩鎮:干群一家親 餃子暖心窩
“哈哈,從沒吃過這么香的餃子。”古稀老人王生福邊吃邊笑邊感嘆。9月28日下午,秦州區娘娘壩鎮沿川村村委會,“慶豐收·迎國慶”全村餃子宴如期舉行。大伙看著精彩的文藝節目,吃著香噴噴的餃子,笑聲帶著飯香飄向村外。
“又一盤上桌了,老人娃娃先吃。”村黨支部書記何天許笑嘻嘻地端上餃子,招呼著大家。
“兒子打電話沒有?”秦州區科協主席劉開奇一邊包餃子,一邊問身旁的老人。
村兩委干部、秦州區科協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村里的小媳婦以及年輕的婆婆們,有的和面切菜,有的調餡搟皮兒,有的燒水煮餃子,有說有笑,熱熱鬧鬧,就像過年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
“年輕人外出打工,老年人看守家門,幾天碰不上一個人,常常自己給自己說話,心里落寞得慌。”村民王生福老人說,“全村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味道不一樣,說說家里的事,說說自己的念想,看著駐村干部和這么多年輕人給我們做飯,就像兒孫回來了,和過年一樣,還是共產黨關心老百姓。”
“兒女常年在外務工,照顧不上我們,黨和政府關心我們這些老人,包餃子,剪頭發,搞衛生,發放養老金,我們很高興、很知足。”杜富善老人說。
何天許告訴記者,他們村地處山區,經濟落后,許多村民長期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全是老人、婦女和娃娃,婦女們一上地,老人孩子就無人照看。“我們想結合村里的實際,幫村民做一點具體的事情,暖一暖他們的心。”
“慶豐收·迎國慶”活動只是幫扶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秦州區科協主席劉開奇說:“村民們物質上脫貧了,就應當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餃子是傳統美食,寓意著幸福與團圓,讓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們吃一頓餃子,讓村民們知道黨和政府時刻關心著百姓,不僅讓他們物質生活富足,也要精神愉快,增加群眾的幸福指數。”
秋日的陽光暖暖地照耀著沿川村,熱氣騰騰的餃子一盤又一盤端上桌來,快樂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