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集中反映新冠疫情期間開展心理干預、心理援助的科普類文學作品
———《庚子“安心”心動》日前出版
近日,旅居天津的甘肅籍作家秦嶺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庚子“安心”行動》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精裝出版。該作系我國第一部集中反映新冠疫情期間開展心理干預、心理援助的科普類文學作品,其主題有別于其他抗擊疫情為題材的作品,受到社會各界關注。
據介紹,《庚子“安心”行動》系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普文化工程和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該作品的描寫對象為遭受疫情創傷的心理、精神問題人員和參與“安心”行動工程的心理工作者。作品以疫情期間機關、企業、醫院、學校、社區、村鎮中大量出現的焦慮、恐慌、狂躁人員和PTSD、抑郁癥、人格障礙等心理疾病患者為視點,真實反映了新冠疫情對民眾心理、精神世界造成的巨大傷害和痛苦,敘寫了我國廣大心理科技工作者、心理師、心理志愿者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實施“安心”行動的情況,展示了我國心理學界在疫情一線開展心理干預、心理援助過程中創造的創新理論成果、實踐經驗和成效。心理專家認為:“《庚子“安心”行動》融思辨性、文學性、科普性、史料性為一爐,既適宜于廣大心理工作者開展工作時參考,也適宜于心理問題人員自我療傷,同時也適宜于大眾對心理現象、心理科學、心理干預技術的認知和了解。”
圖為:《庚子“安心”行動》一書出版
為了保證紀實的客觀性、全面性和真實性,2020年3月,作家秦嶺被中國心理學界“安心”行動執行委員會聘為特邀觀察員,其本人也深入湖北、甘肅、天津、北京等省市的70多個機關、企業、醫院、社區進行了采訪調研,與全國20多所大學、社會服務機構的900多名心理專家、心理志愿者、新冠康復者建立了微信群,開展了長達3個月的互動交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庚子“安心”行動》和早先出版的《走出“心震”帶》同屬于秦嶺的“心理系列”作品,必將為構建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幫助更多心理、精神問題人員走出“心震”,實現心理“抗疫”起到積極作用。
11月10日,秦嶺老師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坦言:“紀實是為了給小說創作積累素材。”其小說《第二十九個半》《陰陽界》《透明的廢墟》《流淌在祖院的時光》《相思樹》《心震》等,就是在這基礎上完成的,并被廣泛連載或轉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