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伏羲 > 正文

    【傳承伏羲始祖文化 擦亮伏羲文化品牌】伏羲伏羲(下)

    □ 王若冰

    大洪災時期,滔滔洪水迫使僅有的幸存者逃到高山上躲避洪水。洪水過后,他們從山頂上走了下來,先躲避在可以采摘到野果、尋找到植物籽種和根莖并能夠捕獲獵物的叢林里。后來,他們再次來到背山臨水的山坡或平地,臨河而居,試圖追尋并恢復以前的生活。這也許就是大地灣人選擇渭河上游一條小支流——清水河安身的原因吧!大洪災吞噬了太多人的生命,人類需要孕育并繁殖更多生命。于是,具有生育繁殖能力的女性,成了種族延續的希望。就像大地灣、半坡村所有的小房子都將門朝著大房子敞開著一樣,女人只要愿意,可以和任何一個弓著身子走進女人居住的小房子的相鄰部落男人交媾、野合,并且生下一大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男孩和女孩。這就是考古學所確認的母系氏族時期和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時期的生活現實。大地灣和半坡村早期,人類的生活就是這樣。

    如果我們能夠將神話傳說中的伏羲女媧時代和大地灣的考古發現進行對應性還原的話,我們還將看到一個以考古發掘為佐證,以神話傳說為血肉的大地灣時代更真實、也更鮮活,充滿生命活力的遠古人類的生活場景。

    這個時代大戲上演的場所,在渭河中上游,時間應該在距今8000多年前左右。最初拉開這個時代大幕并將這幕人類絕處逢生的大戲推向高潮的,是一位生活在大地灣的女性部落首領。女媧就是那個時代的部落氏族首領里最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和伏羲一樣,女媧也許就是女媧本人,也可能只是一個時代的代表和符號。如果女媧就是生活在葫蘆河上游的話,那么伏羲、女媧兄妹在大洪災來臨之際為了逃生,鉆進一只巨大的葫蘆,從葫蘆河順流而下,又被不斷上漲的洪水沖擊著,漂流到了甘肅靜寧、秦安、莊浪交匯處,進入清水河。最后,在秦安五營鄉清水河南岸的長蟲梁附近,大葫蘆被沖到岸上,伏羲、女媧兄妹就在大地灣這塊溫暖的高地上安下了家。

    洪水退去后,清水河兩岸布滿了水草和沼澤。長蟲梁一線茫茫森林遮天蔽日。受洪水驚嚇,四處逃散的猛獸重新回到了密林里。臨近河水的河灘上,到處是溺水而亡的蛇、水鳥和動物軀殼。荒無人煙的大地灣如一座巨大廢墟,迎接了伏羲、女媧的到來。

    那時候,大地灣氣候溫暖濕潤,清水河三面環繞。伏羲、女媧兄妹很容易就可以從蘆葦叢生的淺水灘捉到魚和河蝦,還能從淺林里采集到松子、栗子和野果。但黑夜來臨,山風呼嘯,猛獸嘶鳴,更大的孤獨、寂寞與恐懼從四面八方襲來。蜷曲在臨時挖掘的地穴里的伏羲、女媧兄妹惶恐不安。這樣的日子越是繼續,那種孤立無援的恐懼就越巨大。伏羲、女媧一天天長大,但這個巨大的山灣除了他們兄妹,只有叢林里出沒的野獸、河水中無聲游弋的魚類和草叢里蹦來蹦去的青蛙與蟲子。直到等待與期盼歸于絕望,他們才深信,自己熟悉的親人和朋友全部被洪水吞沒,這世界就剩下他們兄妹兩個人了。

    為了種族繁衍,也為了排遣孤獨與恐懼,迫于無奈,神話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兄妹成婚、繁衍人類的故事就發生了。

    那是一個渴望生育和繁殖的年代,伏羲和女媧兄妹生下了一大群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他們是大地灣第一代居民。隨著兒女增多,附近一些部族的幸存者,也順著葫蘆河和清水河來到了大地灣。大地灣的居民越來越多。起初,他們居住在深穴式窩棚里,后來又在臨河平地上建起半地穴式房子,還開始生產比較粗糙的陶器,并在向陽坡地上開始種植糜子。

    有了可以遮風避雨,又能防止毒蛇野獸侵襲的房子,又有了豐富的魚類、獸類和糜子做食物,大地灣人體質增強了,壽命延長了。中國遠古母系氏族社會一個生產力空前發達、社會空前繁榮的時代到來了。

    大地灣母系氏族社會繁榮盛景的創建者,可能是伏羲的妹妹女媧,也可能是與女媧同一血緣的女媧氏族的后裔。她們的努力和創造,肯定經歷了數代甚至數十代人。只是為了便于識別和紀念那個偉大時代,人們才將女媧及其后代創造的時代,都歸結于女媧時代;把帶領他們創造幸福生活的女性首領,統稱為女媧。那么大地灣出土的那尊精美絕倫、造型生動、栩栩如生的女性頭部細泥紅陶人首彩陶瓶,會不會就是大地灣先民心目中的大地灣圣母——女媧的形象呢?

    女媧帶領婦女在村落里生兒育女、紡織、生產陶器,在已經形成規模的圈舍里豢養豬、牛、羊、狗等家畜,并在山坡上種植糜子和油菜;伏羲和男人們帶著石器、木棒等工具上山打獵。那時候,伏羲已經發明了漁網,捕魚已經不是困難的事情。直到后來,大地灣聚居的人越來越多,山灣里種植的糜子面積越來越大,養活與日俱增的部族需要的食物、房屋和其他生產、生活資料越來越多,需要男人承擔更多生產勞動的時候,以女媧為代表的女性漸漸退居歷史舞臺的幕后,而以伏羲為代表的男人被推到了歷史的前臺。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更具有創造力的時代款款走來。母系氏族時代走向瓦解,男人作為社會生產的主力被推上歷史舞臺。

    在大地灣,這個新時代的領導人,是建造了總面積達420平方米的巨型宮殿的伏羲及其后人,也可能是曾經為《水經注》《后漢書》《太平御覽》等典籍提供大量第一手資料的西漢緯書《遁甲開山圖》和《莊子•胠篋》所說的“大庭氏”、伏羲后裔炎帝神農的繼承者。伏羲不僅在大地灣建造了好幾座僅次于“原始社會大會堂”的大房子,還大力發展農業、養殖業、漁獵業、制陶業,創造了包括塤、地畫、彩陶在內的原始藝術,發明了八卦和文字,并改革婚嫁制度及社會管理制度,將人類文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甘青高原遷徙而來的古羌人,從渭河上游和葫蘆河流域順流而下的其他部族,被大地灣的繁華所吸引,紛紛來到這里,在長蟲梁下、清水河畔居住下來,和伏羲、女媧部族融合,攜手開創了大地灣讓我們至今嘆為觀止的歷史和現實。于是,伏羲女媧部族的族徽上,越來越多部族的崇拜物形象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后來我們看到的九種動物合而為一的神異圖騰——龍。

    不同部族聚居的群落的大小建筑鱗次櫛比,清水河畔雞鳴犬吠,人聲喧嚷。然而,就在伏羲、女媧共同創造的大地灣文明達到巔峰的時候,一場猝不及防、至今讓我們揣摩不透的意外事件發生了,伏羲女媧部族被迫放棄他們苦心經營3000多年的家園和創造、建設的一切,根據卦辭指示的方向,舉族遷徙他鄉。

    從大地灣走出后,伏羲、女媧的后代去了哪里呢?

    如果登上莽莽秦嶺縱目遙望,我們就會發現,大地灣的宮殿屋舍被浩蕩黃土湮沒之后,在沿渭河向東的關中地區,北首嶺、半坡、姜寨、老官臺的臨河臺地上,又有一座座與大地灣建筑一脈相承的房屋建了起來,一群又一群原始人類臨渭河而居,開始新的建設與創造。因為從天水沿渭河向東,我們在關中境內的藍田、臨潼一帶,還能看到不少與伏羲、女媧有關的歷史遺跡。如果將目光再投向秦嶺南,我們還會看到,另外一支從大地灣走出的伏羲女媧部族從嘉陵江上游翻過秦嶺,向四川和云貴高原挺進。因為后來的巴人和現在的云貴一帶的苗人,都自稱是伏羲后裔。

    那么,五六千年前居住在半坡村和姜寨一帶渭河流域的先民,是不是也是從大地灣走出的伏羲、女媧的子孫呢?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