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長輩各種苦口婆心地灌輸打著他們那代人鮮明烙印的活法兒,時代不同了,咱能翻篇不?
同樣是由老一輩分享他們的人生理念、生活方式和時代情懷,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晚間陸續放送的《吾家吾國》,不僅沒有“勸退”年輕人,還被不少年輕人積極轉發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號召全家一起向這些老先生們學習。
節目中,主持人王寧先后對話95歲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導演藍天野,98歲的內科血液學專家王振義,84歲的應用核物理、強激光技術專家杜祥琬,97歲的高能實驗物理學家葉銘漢,95歲的焊接工程專家潘際鑾。這五期,也是繼國慶檔、新年檔后,《吾家吾國》面向春節檔的特別加更。
開播至今,《吾家吾國》全網節目傳播信息3.85萬篇,全平臺熱搜28次,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累計近8億次,24篇微信文章閱讀量10萬+,創短視頻節目之最。在對節目愛不釋手的觀眾眼中,老先生們把人生過成了滾燙而燦爛的“青春進行時”,無論你是正當年少,還是暮年已至,都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一種被召喚的能量。
這些“寶藏老人”,個個都是朝氣蓬勃的“青春進行時”
《吾家吾國》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新聞新媒體中心、創新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打造的一檔針對“國之大家”的挖掘式紀實采訪節目。這些80+、90+的高齡大家,為國燃燒奉獻了一輩子,耄耋之年,他們仍在以十分質樸的方式奉獻余熱。
當年,藍天野為革命事業走上戲劇藝術的道路,從此就再沒停不來。84歲重返舞臺,94歲作為導演復排人藝經典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藍老的生活不是在排戲,就是在準備排戲,“什么叫老了?就是你自己不再有新的想法了,而不是你有白頭發了”。
“癌癥誘導分化之父”王振義院士桃李滿天下,98歲仍堅持每周拄著拐杖去上海瑞金醫院外科病房查房,在他看來,治病救人就是醫生的“開卷考”。為了一個病例,他可以爭分奪秒翻閱200多篇參考文獻,然后在三天里做出30多頁的PPT。
王寧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葉銘漢老先生的約訪,是通過電子郵件進行的。97歲的葉老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書房的電腦前回復工作郵件和留言。他說:“人一輩子都要學習,技術發展很快,問題擺在面前,新東西、新發現就會不斷出現。你不斷努力,才能達到目的。”
除了參加各種學術報告會、宣講“兩彈”精神、為激光技術和核事業做顧問外,84歲的杜祥琬院士還兼任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為我國能源工作出謀劃策。他始終有一種科學的緊迫感:“我給年輕的同志們講,以前我們確實懂得很少,他們現在站在我們的肩膀上,會做得更好,但是別人也在做,我們要最好,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在見到王寧后,95歲的潘際鑾院士非常耐心地為她講解核電站的工作原理,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對焊接的熱愛。潘老說,“我的生命,是我的興趣和我的成果”。國家派他解決難題,他義不容辭:“國家需要,我必須得去,畢竟辦法總比困難多。”
總有人在問,不老的秘訣是什么?《吾家吾國》里“寶藏老人”各個思維清晰、活力充沛、眼神炙熱,他們不但用無休無止的奮斗活出了人生的寬度、深度和高度,更示范了“養生”的真諦,其實是有顆永遠不言老去的心。
打開話題格局,《吾家吾國》傳頌溫潤好家風
傳承好家風,春節正當時。《吾家吾國》以家風透視國風,當五位“寶藏老人”娓娓道來他們的當下生活、奮斗故事、理想情懷,觀眾們可以從他們的人生圖鑒中,無比清晰地看見是什么啟迪了他們的心靈,引領了他們的成長,鼓舞了他們的人生,而這些寶貴的財富,又化作他們送給觀眾的禮物,溫潤更多的人。
革命年代,受三姐的耳濡目染,藍天野開始了“潛伏”的工作。“藍天野”這個名字也是源于革命任務的需要,家國情懷始終激蕩在他的藝術生命當中。2021年,黨齡77年的藍天野榮獲“七一勛章”,是29名獲獎者中唯一的演藝界人士。
“要做個好人,做個有用的人,一切為了別人”,父母的教誨貫穿了王振義整個的求學之路。“解放以后,黨的教育也是這樣,要多先想別人”,王振義這一生如“清貧的牡丹”,熱烈怒放,卻看淡名利。他在遺囑中寫道,將來要把當醫生多年的積蓄捐給病人,瑞金醫院分給他的房子將來也會還給醫院。
杜祥琬的父親杜孟模曾任北京大學黨支部書記,直到去世,他為黨所做的貢獻,一個字都沒跟家里人提過,但杜祥琬始終記得父親勉勵他的話,要善處逆境,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正確的方向。
葉銘漢的叔父是教育出無數物理學大師的葉企孫。葉銘漢自幼就崇拜叔父,學習和思辨對他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
樸素、堅韌、勤奮、報國、奉獻……在這些大家身上,有著極為相似的高尚品質。他們也讓我們更加確信,這樣的人生,才不負此生。
另一個讓許多年輕觀眾都羨慕不已的“糖點”,是他們都擁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美好愛情,這些“神仙眷侶”在工作上比翼雙飛,在生活中舉案齊眉,時間、分離、貧苦、疾病等等磨難,都無法消磨他們對彼此的愛。
好的家風會如化雨春風,長長久久地護著家、護著國。《吾家吾國》之所以能夠打開春節話題的格局,就在于它能讓一個家庭的每代人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同時粘合所有人的情感朝著一個方向出發。
所謂“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站在又一個春天的伊始,被《吾家吾國》激發出的勿計年齡、不舍晝夜、無問西東的精氣神兒,還真是有點燃呢!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