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上海 > 正文

    “劃江”抗疫全國首創!上海連續3天單日新增超2000例 感染者自述隔離情況 2022年3月27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0例和無癥

    “劃江”抗疫全國首創!上海連續3天單日新增超2000例 感染者自述隔離情況   

    2022年3月27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0例和無癥狀感染者3450例,其中17例確診病例和2833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余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例和無癥狀感染者4例,均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綜合前幾上海市衛健委輪核酸篩查情況并經專家評估研判,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一輪切塊式、網格化核酸篩查。

    連續3天單日新增本土感染超2000例 近8日累計感染近1.4萬

    上海正面臨著武漢疫情以來最嚴峻的一次挑戰。

    據每日通報數據統計,最近8天,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已近14000例。

    數據詳情:

    2022年3月27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0例和無癥狀感染者3450例;

    2022年3月26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5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631例;

    2022年3月25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231例;

    2022年3月24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9例和無癥狀感染者1580例;

    2022年3月23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和無癥狀感染者979例;

    2022年3月22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和無癥狀感染者977例;

    2022年3月21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例和無癥狀感染者865例;

    2022年3月20日0—24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和無癥狀感染者734例;

    為什么感染者數據還在上升?專家點明原因

    26日上午,上海市舉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表示,從專業角度看,前一段時間的篩查使發現的感染者都固定下來了,擴散傳播被阻斷,對控制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重點地區+非重點區域”的篩查,今天的疫情數字絕對不止現在這個數字,而是指數級上升,有三點值得注意:

    第一,從檢測到數據報告有一個延時。前一段時間采用的是混檢方式,好處是推進速度比較快、界定陽性人員的速度比較快,但是也帶來要至少檢三次的問題。尤其是大規模進行時,時間上會有延時,完整結果可能在采樣后兩三天后才能出來,這是主要的原因。

    第二,有一部分密接者會變成陽性,得到這個結果也是滯后的。近三日的數據顯示,上海目前陽性人員當中85%是從管控人員當中檢測出來的,這個比例非常大。上海每天報的是累計數,大家看著還在漲,其實主要出現在管控人群當中。

    第三,陽性檢出率在下降。前段時間幾輪篩查分重點區域和非重點區域進行,有人篩了兩輪,有人篩了多輪。幾輪篩下來之后發現陽性檢出率,尤其非重點區域的陽性檢出率在下降。近幾日連續在非重點區域當中陽性檢出率是0,經過不斷動態調整重點區域,陽性檢出率也在大幅下降,發現的陽性越來越少。

    “半城”輪流封控 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核酸篩查

    據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27日消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綜合前幾輪核酸篩查情況并經專家評估研判,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一輪切塊式、網格化核酸篩查。

    通告提到,3月28日5時起,上海市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核酸篩查。第一批,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包括浦東新區全區,奉賢區全區,金山區全區,崇明區全區,閔行區浦錦街道、浦江鎮,松江區新浜鎮、石湖蕩鎮、泖港鎮、葉榭鎮)先行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1日5時解封。同時,浦西地區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控管理。第二批,4月1日3時起,按照壓茬推進的原則,對浦西地區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5日3時解封。

    通告提到,封控區域內,住宅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所有人員足不出戶,人員和車輛只進不出。保障基本生活必需的外賣、快遞等實行無接觸配送,不得進入住宅小區。封控區域內,暫停公交、地鐵、輪渡、出租汽車、網約車運行。疫情防控、緊急就醫、生活保障、城市運行、應急處置等相關車輛,經各區政府或各行業主管部門認定核實后通行,其余車輛非必要不上路。

    上海新一輪核酸篩查具體怎么推進?鄔驚雷詳解

    3月28日上午9:00,上海市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組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組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介紹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昨天上海發布了通告,要分別在黃浦江以東、以南與浦西先后開展核酸篩查,具體怎么推進?

    鄔驚雷說,昨天,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發布了通告,啟動新一輪核酸篩查。這一輪核酸篩查與原來的網格化篩查包括抗原檢測同步開展。本輪篩查分兩批依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第一批,黃浦江以東及以南的浦東新區等重點區域及毗鄰區域(包括浦東新區全區,閔行區浦錦街道、浦江鎮,松江區新浜鎮、石湖蕩鎮、泖港鎮、葉榭鎮,奉賢區全區,金山區全區,崇明區全區)。第二批,黃浦江以西的閔行區、徐匯區、嘉定區、黃浦區等重點區域及毗鄰區域,包括除第一批以外的其他區域。

    第一批地區于3月28日5時至4月1日5時,嚴格封控管理4天,期間間隔至少24小時開展2次核酸檢測。第二批地區于4月1日3時至4月5日3時,嚴格封控管理4天,期間間隔至少24小時開展2次核酸檢測。

    第二批地區在3月28日至4月1日期間,其重點區域嚴格落實封控管理,非重點區域開展1次抗原檢測。機場、鐵路、國際客貨運正常運行。

    對核酸檢測篩查出的陽性感染者,及時轉運到指定定點醫療機構或集中隔離救治場所進行救治。對篩查出的陽性感染者密接人員,及時落實集中隔離或嚴格的居家隔離管控措施。

    上海市將加強核酸檢測期間相關區域人員管控,實施交通管制,嚴控人員流動。同時,加強省際道口管控,非必要不來滬、非必要不離滬,離滬時需持48小時內的核酸陰性證明。

    同時,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表示,前一階段本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發現了較多感染者并進行有效管控,阻斷了病毒在人群中的快速傳播,有效遏制了本市疫情規模性爆發。通過分析篩查結果,我們發現本市疫情呈現區域聚集和全市散發并存兩個特點,存在面上爆發的潛在風險。

    上海為什么不能“封城”?專家這樣回應

    網上有人建議,“咱們就下定決心封上三五天,封上一周不行嗎?”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回應:“不行!”

    為什么不行?“上海城市特點是什么?上海這個城市承載的不僅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這個城市還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承載重要功能,甚至對全球經濟都有影響。”

    吳凡舉例稱,如果這個城市停下來,東海上就會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國際貨輪,就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全球的經濟。“上海市民應該有這樣的大局觀。”

    新聞多看點:

    新冠感染者自述:我和2歲的兒子都感染了,這十天我們是這樣度過的

    3月18日,上海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階段,王若清和2歲的兒子因核酸檢測異常被隔離。初到隔離病房時,她坦陳,醫療和物資均緊缺,但幾天后,情況就漸漸好轉了。以下是王若清的自述。

    講述人:王若清 36歲 培訓行業

    3月18日晚,我接到通知,我和2歲兒子的核酸結果異常。

    當晚9時15分,我和兒子被接往隔離酒店。但在隔離酒店門口,體溫計顯示,我體溫37.5℃,兒子的體溫38℃,這意味著我們無法入住,而是再要被送往醫院的發熱門診。在寒風中等了一個小時,轉送我們的救護車才來,快到午夜零點,我們才到了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南院。由于床位需要安排,19日凌晨2時,我們終于進入醫院。經過核酸檢測、抽血等檢查,接近凌晨4時,我們入住負壓房間。負壓房間里,我看到有三臺排氣扇往屋里吹著冷氣,房間里還得穿著羽絨服;房間里也沒有熱水,喝水時需按鈴請護士幫忙倒一杯,生活不便。

    兒子的吃飯也成問題。我兒子2歲,還不太能吃成人飯菜,醫院提供的早飯有粥等流質食物,但到了午飯和晚飯,就沒有粥了,我擔心兒子沒吃飽。

    我們一開始入住的應該算是一個臨時的隔離病房,我想,可能還要等前兩天的核酸檢測報告出結果,確診后才能入住病房吧。可是醫院里的病床始終是滿的。

    那兩天,我感到很無助。3月21日,我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的處境。有人關心,也有人指責我,說我因為有“分離焦慮”而不愿把孩子送到兒童醫院,導致兒子吃不到適合他的餐食,并且批評我的行為是用孩子打同情牌,以此換取母子房的特殊服務。

    上海的春天乍暖還寒。現在回想,那幾天的上海正是疫情最吃勁的時候,碰上了這樣的情況,我也都能夠理解。

    大概在22日,情況開始有明顯的好轉。最直觀地體現在飲食的改變上,我收到一份兒童肉泥和煮爛的面條,這樣的話,能滿足兒子的日常飲食了。

    截至21日,已有的4天3夜隔離,我和兒子都出現了低燒和輕微咳嗽,但一直在好轉,沒有其他不適。

    分享一個我對新冠癥狀的觀察。我和小孩低燒退后,嗓子開始不舒服。我了解到,很多人感染后也有這樣的情況。

    我兒子還不會吐痰,他的嗓子完全被痰粘住,失聲了一天。當時,我們還在負壓病房,沒有醫生,我看他精神狀態挺好,沒有太擔心。而我的癥狀跟他一樣。我就使勁咳,試圖緩解,卻似乎咳得太重了,痰里帶了血,嗓子明顯開始疼了。

    隔天起床,兒子說話的聲音完全好了,我問他有痰嗎,他說沒有了。而我的嗓子還不太舒服。我就喝水、多休息。果然,再睡一夜醒來,感覺嗓子就沒那么疼了,黏糊的感覺也減輕很多。我想,可能睡個好覺,讓身體自己修復也很重要。

    24日晚,我們被通知要轉院了。25日凌晨1時我們到了金山的公共衛生中心。經過幾天的恢復,我和孩子都沒有什么明顯癥狀了。

    我希望,我和兒子的核酸結果可以盡快轉陰,早日回家,把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王蘭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