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綜藝 > 正文

    影視作品帶領“華流”走向世界

    原標題:影視作品帶領“華流”走向世界

    近期,《人世間》等一批精彩的國產劇集和優質原創綜藝節目傳來“出海”的好消息。隨著國內影視行業的迅速發展和政策的扶持引導,影視作品“走出去”取得了不少亮眼成績。

    海外播出引共鳴

    如今,國產影視作品海內外同步播出、未播已購已經不再是新鮮事,“出海”的方式也從落地播出、出售版權逐漸發展出更多樣、更深入的形式。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黃典林表示,影視作品正帶領“華流”走向世界,在講述中國故事的同時,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國產影視作品“出海”的第一波高潮來自古裝玄幻題材劇集。近一段時間以來,“出海”影視作品的類型、題材更加多元,品質顯著提升。

    講述中國共產黨黨史故事的電視劇《大浪淘沙》在海外多個新媒體平臺和電視臺播出,實現了主旋律作品在海外發行傳播的突破。韓國電視臺先后公開了懸疑刑偵罪案網劇《誰是兇手》和時間循環懸疑網劇《開端》的韓版預告,反映出韓國市場對國產懸疑題材網劇的喜愛。此外,當代軍旅劇《王牌部隊》進入日本市場,《昔有琉璃瓦》《小女霓裳》《原來我很愛你》《擇天記》等國產劇也宣布在海外定檔。

    虎年春節之際,由中英影視制作公司合作拍攝的紀錄片《最美中國:四季如歌》登陸英國廣播公司,該片通過中國獨有的“二十四節氣”串聯起30多組故事人物,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各大省級衛視也成為推動影視“出海”的一大主力軍,如湖南衛視《一鍵傾心》、東方衛視《我們的歌》等節目成功出售海外版權,為中國原創節目模式引來更多海外制作公司的關注。

    彰顯中國文化魅力

    綜觀近期出海的影視作品,大多在國內收獲了良好的觀眾口碑和市場反響。這些作品能夠順利“出海”,除了自身藝術品質不俗、制作精良,也得益于內容契合海外觀眾的興趣點,還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創新傳播方式,讓優質作品以多種形式在海外落地。

    電視劇《人世間》在開拍之初就被預購海外獨家發行權,這也要求創作者在創作時兼容國際視野。導演李路曾在采訪中提出,《人世間》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每一場戲都要有國際視野,要思考外國觀眾看了會怎么樣,西方世界看了會怎么樣。“我不怕‘光字片’臟一點、破一點,但臺詞、制作、氣質和視野,一定拿到任何地方都是不掉價、不丟人的。”

    作為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街舞選拔類真人秀,《這!就是街舞》第四季征集了一批國外優秀舞者,打造了一場中國舞者與國際舞者同臺競技的國際精英挑戰賽。節目中,中外舞者合作的《赤兔》《學琴》等街舞表演既展現出精湛的舞蹈技藝,也傳達出外國舞者對中國故事的理解,廣受好評。為了進一步擴大節目在海外的影響力,節目團隊特意翻譯出近11個國家的節目字幕,促進精彩的街舞表演在海外主流視頻平臺上傳播。

    廣東衛視推出大型雜技文化節目《技驚四座》第二季入選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1年“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重點項目。該節目將蹦床、空竹、綢吊、頂椅等多種門類雜技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相融合,在呈現方式上尋求突破,跨界融合多元新潮元素。截至目前,節目相關短視頻在海外賬號上的總觸及人數超833.9萬人,播放量累計超106.6萬次,互動累計超16.6萬次。

    《技驚四座》總導演邢狄曦表示:“我們采用了‘借船出海’的方式,選取節目中最精彩、最吸引眼球也最具有中華文化精神、藝術精神的作品,在海外的新媒體平臺發布完整的段落。這種方式可以直接觸達活躍的海外觀眾,增加了節目在海外的曝光度。”據悉,《技驚四座》第二季還聯合中國網展開了一系列“出海”宣傳,包括聯合制作《中國3分鐘》定制節目,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在福建師范大學副教授黃華看來,從充滿奇幻色彩和東方浪漫的仙俠古裝劇到如今描寫真實生活、呈現今日中國的現實題材劇作,這些在海外落地影視作品的類型迭代折射出海外市場對中國認識的轉變。此外,我們也能夠看到一批取材自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和紀錄片同樣得到了海外市場的喜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在被世界看見。

    打破文化藩籬

    國產影視“出海”的聲勢漸盛,但大量作品在海外市場中的后續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即使有的作品在海外產生了不俗的口碑和關注度,卻難以轉化為實際效益。因此,國產影視“出海”仍舊任重道遠。

    海外觀眾與國內觀眾的審美趣向和價值觀念有很大差異,但也存在著共通之處,精彩的故事情節、精致的視覺呈現等特質是海內外觀眾所共同期待的內容要素。例如,在《技驚四座》第二季的舞臺上,深受觀眾喜愛的《酒中俠》既展示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創技能滾環,又巧妙融合中國傳統武術和酒文化,充滿俠氣和張力。國際化的雜技項目、世界級的難度動作結合熔鑄著中國精神、中國審美的敘事和主題,便催生出讓海內外觀眾都拍手叫絕的精彩表演。此外,節目還將鏡頭深入雜技人背后的動人故事,用他們的經歷折射出當代中國人積極向上、勇敢自信的精神面貌。

    好的故事之外,還要尋求國際化的創作語言。要讓“華流”真正走向世界,影視作品不拘泥于保守地、完全地呈現中國傳統文化,而是要探索更加新鮮、巧妙的切入點,強調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并且積極尋求“美美與共”的國際化合作,先在海外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受眾群體,再去逐步增強對于中國文化的呈現深度和內容廣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針對國產影視“出海”存在的種種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后何天平分享了他的看法,“國內龐大的市場喂飽了影視公司,我們在海外發行方面還有不小缺口。影視行業需要專業的海外發行和有效營銷,深入研究海外市場,為不同平臺、不同文化、不同需求的觀眾提供精細化服務。同時也要在版權之外的收益轉化上下功夫,延長‘出海’產業鏈條,提升國產影視的議價能力。”

    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面對更激烈的競爭形勢,創作者應當打開視野、融入國際化創作思路,以匠人之心打磨精品,既要把握故事內容也要注重講故事的方式,讓中國文化在海外有更高的聲量。

    (本報記者 牛夢笛)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