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明星 > 正文

    我跟劉美含考研背后的老師聊了聊

    我跟劉美含考研背后的老師聊了聊

    一直到“劉美含 北大”的熱搜逐漸降下去,他才愿意出來聊聊這件事。

    帶著一些疑問,我們聯系到劉美含所報輔導機構的這位老師(自稱:糊涂博士),聊聊關于劉美含,關于藝術考研的故事。

    小編:聽說現在有些咨詢的小伙伴開篇就問“劉美含是在你們這報名的么,如何證明呢”?您想怎么回答。

    糊涂博士:當然,這沒什么好說的,我和我的伙伴都不會拿出任何“證據”來證明這事。其實,美含在這里學習的同班同學中就有考她所報學校專業的全國狀元,大家若能為好成績而來是我們更希望的。但我覺得美含的事有另一個層面的意義:一個在事業上有追求的人,還能向往學業,還能激發更多人去嘗試挑戰自己人生的高度,這是好事,很好的事。我跟美含私下聊的時候說她這輪熱搜快要“激活一個行業”了,她也說看到有網友稱她為“內娛真實勸學第一人”,當然這都是玩笑話,但確實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我們應積極地看待它。

    小編:也有小伙伴問:這里只針對北大輔導么?劉美含為何選擇考北大?

    糊涂博士:首先肯定的是:完全不是針對北大,我們做這事的初衷是想幫助更多的藝術人,現實和結果也是如此。同學們考上的學校有很多,美含選擇北大,因為是我們曾經幫助考上北大的一位朋友推薦來的,但更主要我覺得是她自己的一種追求,最高學府、人文精神、綜合素養,這些關鍵詞是很多人心中夢想的東西,敢于去爭取的都是勇士。考研、尤其在職考研是個孤勇者的游戲。

    小編:劉美含為何這次考試失利了,從她的經歷上能給正準備考研的同學什么啟示?

    糊涂博士:每個考研結果的成敗,都是自己和幫助他的人們“合作”的結果。我常說:考上的過程大同小異,考不上的各有各的故事。

    而美含的故事有其特殊性,總結一個字就是“忙”,她從面試后就開始“流浪劇組”,到考前一個月更是抓不到人。在這種情況下,能考出這個分很不錯了,還是很自律的,不能說失利。但是需要反思,包括我們,如果當時再多逼她一下,或許就成了。我很希望明年有人再問我個問題“劉美含為何考研成功”(是否還考尚未知)。

    如果說啟示,我特別想說的是其實美含提供了一個正面的經驗,她有一個值得大多數考研人學習的東西:好心態。我不是因為她是明星才這樣說,這是事實。其實我們每年都會做很多心理疏導,甚至基本都能知道哪幾個月大家會出現什么心理問題。不自信、顧慮重重、思前想后、左右搖擺、甚至焦慮抑郁……很多人都會經歷這些過程。那么美含這一路所表現的堅持、樂觀,即使面對挫敗并公之于眾后的開放、坦然,不值得學習么?而且還是在被聚光燈放大的環境下。這么多年我們陪伴來考研的同學,很了解其實以學術追求為目的是少數,大部分是為了事業、生活等其它層面。現實的社會環境讓一批藝術從業者很焦慮,面對壓力的狀態、舍得的選擇,能有一個好的心態十分珍貴,這也是美含和我們的共識。

    PS:劉美含與“糊涂博士”聊天記錄中的真實留言:“我也沒想到,結果我沒考上…卻因此緩解了一群人的焦慮…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小編:那您覺得消消樂和考研成敗有什么聯系?

    糊涂博士:消消樂是什么?

    小編:……下一個問題吧。(我其實是根據劉美含的一篇采訪,想問考研期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小編:您剛才提到社會大環境的問題,也發現今年藝術考研的國家線漲得很高、考研人劇增,這其中有什么聯系么?想給考研人的建議是什么?

    糊涂博士:這是我很想聊的一個話題。為什么藝術考研人突然增多?因為競爭大、就業難啊。又是什么導致了這種情況?我把它解釋為長期以來“藝考(高考)熱的后遺癥”。

    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全國參加藝考的人占到總高考人數十分之一多了,這是什么概念?當一批批藝術生大學畢業時市場上沒有那么多好崗位等著他們。所以我看到很多優秀的藝術類學生們只能轉行、降維就業,乃至通過考研、留學把壓力再往后拖幾年。

    所以開始那個問題我說我們希望幫助更多的人真不是多么自封高尚,是真實所想。現在我們這里的學生再考上多少北大師大我并沒多么興奮,反而有過讓那些學校排名不高、地處偏遠的學生圓夢名校,我特別自豪。這種感覺就像十幾年前我還短暫地教過藝術高考,那時曾讓很偏遠的村里的孩子通過降50多分上大學,他們那么高興啊,第二年再去時送我的禮物是他自己種的煮熟的玉米,那種味道至今難忘。

    后來藝考變“熱”了,什么人都“適合”了,我也就不想做了。現在面對藝術考研也是同樣。

    說跑了。如果說有什么建議,不同專業方向有差異沒法統一回答。但特別想跟準備藝術考研的同學們說一個道理是:所謂考研,就是你用研究生的標準衡量自己的答題、說話和專業技能。這個標準和本科是不一樣的,你們要考的大多是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研究”需要學術理念,“專業”講究技術實踐,說直接些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你的解題和表達需要有一些學理支撐、現實關照乃至前瞻探索,不是停留在本科思維的寬泛層面。這里面也有一些方法,也就是我們原創的“藝術考研思維方法論”,網上能搜到一些。

    小編:最后一個問題,藝術考研有門檻么?什么樣的同學適合藝術考研。

    糊涂博士:當然有,但我理解的門檻可能和大家不同,是時間的坎兒,心理的坎兒、思維的坎兒,而不是背景、經驗、基礎等,這些在你備考的半年至一年內都可以解決。更不是“關系”“內部消息”等。

    我們從不建議非要提前認識導師(很少數學校除外),即使你認識了99%的概率他也不能向你透露考題。但假若你發表過核刊、獲過專業獎,早早地認識或是面試考場上告知的結果是一樣的。

    事實上,當你的實力達到無人能及時,你所顧慮的“關系”,擔心的“內卷”,一切都不復存在。所以,請同學們寧可相信公平吧,等你公平地贏得了這場競爭,以后回憶起這件事來就常會自信滿滿。

    小編:最后給參加藝術考研的同學們一句忠告或祝福吧。

    糊涂博士:這只不過是一場游戲,智慧的游戲、心理的游戲。藝術的考試沒有對與錯,只有適合與不適合,希望大家勇敢地做出選擇,并一定學會適應它的游戲規則。

    還要學習劉美含的積極陽光,考研不是天大的事兒,但也別太忙沒空理它。

    按部就班、順其自然,好的結果會水到渠成。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王蘭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