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財政收入下滑約44% 地方4月財政收支矛盾加大
近期部分省市開始公布4月份財政收支形勢。在疫情等超預期因素作用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疊加大規模退稅減稅政策落地帶來的減收,地方財政收支矛盾不斷加大。
5月11日,深圳市財政局披露數據顯示,今年1~4月深圳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309.8億元,下降12.6%。事實上,一季度深圳市這一收入還保持微增,但4月份收入下滑約44%。
對于前4個月財政收入下滑,深圳市財政局解釋稱,主要原因是中央實施增值稅留抵退稅、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等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導致的政策性減收。
今年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新政在4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于疫情沖擊下企業困難加劇,財稅部門加快退稅進度。稅務總局數據顯示,4月份增值稅留抵退稅規模高達8015億元。這反映到地方財政收入上,即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收入大幅減少。但此舉增加了企業現金流,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從中長期看,有利于涵養稅源,增加財政收入。
受退稅減稅緩稅新政影響,不少地方與深圳類似,前四個月尤其是4月份財政收入出現明顯下降。這在不少率先公開披露4月財政收支的市縣數據中得以印證。例如,前四個月,廣西南寧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約6%,江蘇常州同口徑下滑4.5%,湖南株洲同比下降約4.9%。
此外,由于4月份疫情擴散,不少居民隔離在家,部分企業停工停產,這也會對當地財政收入造成沖擊。
目前公開前四個月財政收支情況的省份比較少。從一季度各地公布的財政收支數據來看,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有較大差異,其中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或高位運行影響,內蒙古、山西等資源型省份財政收入保持較快上漲。
國盛證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楊業偉對比一季度各省份財政收支差額發現,一季度財政盈余省份除了上海、福建等經濟強省之外,陜西、內蒙古等資源型省份也開始上榜。一季度上海和福建依然是財政盈余,盈余規模為400多億元。而資源型省份由于收入大幅上升,也進入財政盈余省份行列,如陜西一季度財政盈余802億元,內蒙古盈余16億元。
不過,隨著4月份地方財政收入明顯下滑,地方財政收支矛盾明顯加大。比如,近期海南省財政廳召開全省財政形勢分析會。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之下,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局勢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海南省財政工作面臨更加嚴峻的困難與挑戰,財政收入增長明顯放緩,項目資金支出進度緩慢,完成全年任務目標面臨較大壓力。
為了緩解地方財政困難,支持退稅減稅等政策落地,目前中央財政通過加快籌集資金,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的8000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已經在4月份全部下達至地方。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近日公開表示,財政部督促指導各省級財政部門對退稅規模較大、財政相對困難的縣區制定針對性財力保障方案,特別是退稅額度超過自身財力水平的重點縣區,要予以密切關注,開展一對一輔導,確保這些縣區在做好退稅資金保障的同時,實現財政平穩運行,“三保”保障不出問題。
為了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地方政府在稅收收入下滑現狀下,通過加快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籌資,來保障重大項目建設,以發揮債券資金穩投資穩增長效應。
根據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數據,今年1?4月新增地方債16813億元,超過2019?2021年同期,占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43700億元的38.7%。其中,廣東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最大,達到1727億元;其次是山東,發行1263億元;河南、浙江、四川3個省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在1000億?1200億元。
隨著財政部要求地方在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新增專項債發行任務,市場預計5月和6月將迎來發債小高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