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學 > 小說散文 > 正文

    馬卓:品 茗

    品 茗

      對于茶道我算得上是一竅不通,僅僅擁有的一點知識不過是知道常見的茶具名稱,以及聽過各地比較出名的茶葉而已。在喝茶的方式上當然也是怎么舒服怎么拿。但不知為何總是對于喝茶品茗有些莫名的向往。

      18年的時候在成都生活,那年的冬天特別潮濕寒冷,難得見一次陽光。恰巧逢周末,受一位老朋友的邀約,到龍泉驛那邊去喝茶。欣然應允,一路抱著一顆期待的心前去赴約。

      在喝茶的途中并沒有感受樂趣,反而覺得不自在。對此深表遺憾與歉意。回到小屋用自己的玻璃杯泡了一杯綠茶反而愜意舒適,一身通透。記得當時自己還寫了一篇文章作了贅述。

      直到今天讀到一篇文章才有所啟發。其中大概講的都是著名茶道大師千利休對于茶道的理解。我非常喜歡其中的一段話:

      “把炭放進爐子里,等水開到適當程度,加上茶葉使其產生適當的味道。按照花的生長情形,把花插在瓶子里。在夏天的時候使人想到涼爽,在冬天的時候使人想到溫暖,沒有別的秘密。”

      這是茶道大師對于茶道的解釋。淺顯易懂,顯然我們喝茶并不一定是追求口感上的滿足,或者是為了滿足虛榮而花費昂貴價錢換來幾片葉子,而是在于心境。

      在閑暇時間約上許久不見的好友,去公園的大壩喝一碗十塊錢的茶,那也會感到輕松愜意,共同回憶當時友情經受考驗的日子,這樣友情便繼續得以延續。

      和瘋玩一整天的戀人回到家里的時候,為心中的他泡上一壺既解渴生津又緩解疲累的綠茶。那茶葉的清香也會因此變得濃郁。

      因此喝茶的藝術也是需要“變”的,跟隨著每個人的喜好、個性。這樣更加的具有“適應性”,才是茶道的本質。由此可見即使處于喧嘩之地,沒有精致茶具,喝茶動作也是隨意處置,依然能夠品鑒到茶道的沉靜、清凈、單純、自然的格局。

      關于茶道,日本人有著“不是茶”的說法,茶道之最高境界竟然不是茶!而是透過茶我們能夠得到什么啟發,能讓心靈得到什么樣的安撫。或者說,透過茶,我們在渴望什么,是渺茫的自由,還是渴望著做一個更完整的人?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