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今年有沒有拿第一呀?”這是祖父在世時每個假期必問的。我常不愿回答,也不愿撒謊,便低頭沉默。雖然有那么幾次也是差點得了第一,但還是差點。
讀書時候優秀都是需要用考試成績來證明的,如果你有了一次第一,那逢年過節的時候你就掌握了“流量密碼”,是整個家族的話題第一,所有人都會圍著你轉。像電視機遙控器的長期使用權,家務勞動不用做,還會得到大量的物質獎勵……甚至家族某個長輩還會把家族正興的榮譽交到你手上。
可見“第一”對于我們,我們的長輩是有多么的重要!
確實“第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像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是哥倫布,第一次環球航行的麥哲倫,第一個登月的阿姆斯特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100米短跑第一博爾特……乃至于第一次戀愛,第一份工作,第一份薪水……種種第一都會讓大多數人記憶深刻。
而在生命中的有一個“第一”,即使我從未見過她,只是通過社交軟件簡單幾句聊天。但她卻在我平凡普通的生命中留下了屬于她的痕跡。
她是我的第一個讀者。
她說她喜歡的文章,建議我繼續創作,文字是沒有界限的。熱愛自己喜歡的,做自己想做的,又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希望我能夠一直堅持下去,她愿意成為我的粉絲。
而后一直被她的話所鼓勵,畢業幾年來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總不會忘記寫作。有時候在路邊散步,見到一盞昏黃的路燈都會聯想霏霏。有時候被疼痛折磨,也會使用太宰治的語氣來厭惡這個世界。
后來又遇見一些創作者,他們教會我怎么去投稿變現。
在嘗到幾次甜頭以后,虛榮與驕傲開始作祟。接連碰了幾次壁,收到了一封某報刊編輯的信。他說:“文章立意不明,內容空洞,華而不實!”這使我深受打擊,于是潛心創作,發誓一定要寫出驚艷的文章來證明自己的文筆。
可愈要什么,愈寫不出什么,常常寫了開頭卻無法結尾,許多標題像小山一樣堆積。
后來乃至于現在也沒有寫出多么驚艷的文章。倒不是因為沒寫了,而是逐漸發現如果把熱愛的東西拿到專業的平臺去對比。那就要接受它的規則,而我并不想我的熱愛和我的生活一樣。況且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但內心仍然十分感謝這位編輯,也是因為他的這番話,讓我能夠繼續創作下去。也在創作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啟發,這些啟發在我生活與工作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也要感謝這位首次對我提出意見的編輯,表示衷心的祝愿。
“愿您蒙福以至于永遠,阿門!”
在堅持寫作快七年的日子里,已經記不清堆砌了多少文字。但都會記得保存下來,正如17年在《夏花》中寫道:“記憶愈發清晰,就愈發的覺得遺憾,覺得懷念。沒錯,當我寫到這兒的時候,就要開始感慨,開始回憶。這是從高中這是從高中養就的習慣,把自己某-刻的感受轉換記錄,以后留給自己慢慢看,慢慢看到自己的在成長道路的幼稚與無知,甚至是難堪,所以到了現在我不敢看自己曾經的寫記本。”
是的,無知的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無知,但在現有認知范圍內做出對的事情,那何嘗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誰都不會想到,對于文字我是自卑的。每次看一本書雖然不敢認同作者的某些觀點,甚至保留質疑。但他們的寫作方式,選材技巧都讓我欽佩不已,尤其在情景轉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方式,以及對于環境的渲染,人物的刻畫及烘托手法都是那么的獨樹一幟!
這也是我第一次這么寫!
——馬卓
2022.5.25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