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秦腔現代劇《村上春秋》
獲第十屆敦煌文藝獎
演出劇照
劇本簡介
脫貧攻堅期,駐村干部萬芬芳任牛嘴梁村第一書記。帶領村領導班子精心謀劃,跑項目,辦產業。萬書記在為建造產業基地考察選址中,發現了一大塊名曰“百畝臺”的荒地,符合基地建設要求,決定再次入戶走訪,給相關農戶做工作。因牽扯百畝臺有幾座墳墓需要動遷,墓主人的孫子牛福提出了30萬元的賠償。幫扶隊不可能幫牛福實現這個愿望,萬書記百般解說,還是無濟于事。牛福提出條件威逼:甩給萬書記一件孝衣,讓戴孝遷墳,否則,30萬元一分不少。萬書記反復掂量,為產業順利進展,最后還是選擇穿孝衣。牛福最終黔驢技窮,氣餒讓步。萬書記興辦產業的計劃邁進了第一步。
蠻橫的牛福教唆思想落后的個別村民以各種手段對抗扶貧政策,拉攏腐蝕一些素質低的貧困戶對他個人唯命是從,企圖以養豬為由,誘騙政府扶持貧困戶的貼息貸款。又去到縣城大女兒大蘭家,將去世不久大女婿的遺款200多萬哄騙得手,為養豬使用,因大女兒的婆母梁奶奶不允許,言語不和將奶奶趕出家門。悲憤交集的梁奶奶無奈回到了久別的家鄉牛嘴梁村。
遷墳糾紛給萬書記精神上造成了一定的陰影,萬書記心身疲憊。因牛福把50 頭豬,圈到牛奶奶的老宅院子來養,因丟失了一頭,梁奶奶遭到了牛福的痛打,無奈尋求萬書記救助,梁奶奶的冤情喚起了她塞途斬棘的意志和弱軀扛鼎的擔當精神。決定再次給牛福做工作,希望他能夠洗心革面。恰逢一場特大暴雨,牛福的豬被侵入的洪水飄起來了,牛福呼天喚地之時,被正在組織救災的幫扶隊救下。此舉喚起了牛福的善念,使他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轉變。
籌劃的大規模經濟產業重新得到了有力推進。村上建造的日光大棚、凈菜車間、百合冷庫、圍欄牛場等項目,需要勞力,萬書記將常年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勸返回鄉,要求加入經濟產業建設大潮,為家鄉做貢獻。并將打工代表梁五平提議推選為村上經濟產業發展示范帶頭人。一年來,精準扶貧的所有項目進入了有序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效益。
不幸的是萬書記曾在救災時,為救處在險地的牛福,不慎被塌方的土塊砸中,摔跌溝底,右腿骨折。長期忘我的工作貽誤了最佳的醫治時間,致使骨髓發炎,必須回省城救治。此時萬書記掛職的兩年時間已滿。村上的百姓得知萬書記要回城的消息,半夜前來守在村委會,悄悄地站在院中等待了兩個多小時,硬是要送萬書記一程。萬書記被鄉親們的真情感動的熱淚盈眶,道出了她下鄉以來的教益和收益,表達了心中的不舍和祝愿。在難舍難分之際,村委會副書記梁志高推著輪椅,村主任牛干勤拿起行禮護送萬書記,踏上了回歸之路。
人物介紹
編?。?/span>
朱晨霞:甘肅省文聯副研究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甘肅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戲曲專業委員會主任。
導演:
楊君:國家一級導演,陜西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主演:
袁丫丫: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中國秦腔“四小名旦”;甘肅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副院長,天水市戲劇家協會主席。
王建軍:國家一級演員,原蘭州市大劇院副院長,曾多次獲得國家、省級大獎。
李紅亮:國家二級演員,曾獲得省、市一、二等獎。
候建英:國家三級演員,曾獲得省、市一、二等獎。
宇文祥:國家三級演員,曾獲得省、市二、三等獎。
劉麗君:國家三級演員,曾獲得省、市一、二等獎。
嚴芳萍:國家三級演員,曾獲得省一、二等獎。
馬明明:青年優秀演員。
李 雯:青年優秀演員。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演出劇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