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50毫米降水為何引發青海大通山洪?專家:與地貌、土質等因素都有關
8月17日晚10時25分,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瞬間強降雨,引發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截至目前,當地已有17人遇難。
據當地發布的雨情信息,8月17日早7時到18日早7時,大通縣24小時降水量為43.6毫米。一天內不足50毫米的降水為何導致這次山洪災害?專家表示,山洪的形成并非完全取決于降雨量多少,與地貌、土質等因素都有關。
當地正組織救援力量搜救(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發生在晚上的山洪
據西寧市委有關部門18日通報,17日晚10時25分,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瞬間強降雨,引發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2個鄉鎮6個村1517戶6245人受災。截至18日20時,本次山洪災害已造成17人死亡,17人失聯。
大通縣青山鄉賀家莊村村民賀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17日當晚下了大暴雨,隨后山洪暴發。
青山鄉居民賀先生則表示,近期當地一直在下雨,17日當晚9時許,雨勢突然變大。
多位大通縣居民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他們印象中,這是當地第一次發生山洪,因山洪來得太過突然,許多人都沒有防備。
值得注意的是,在山洪暴發之前數小時,有關部門曾發過預警。8月17日下午5時19分,青海省水利廳與青海省氣象局曾聯合發布了山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1小時后,大通縣水利局與氣象局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當地正組織救援力量搜救(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山洪有多種成因
極目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發布的雨情信息顯示,在17日早7時到18日早7時,青海省全省城鎮最大降水中心位于大通縣,24小時降水量為43.6毫米。
有網友疑惑,不足50毫米的降水為何會引發山洪?
對此,氣象專家、通遼市氣象站首席專家徐建國表示,山洪的形成并非完全取決于降雨量的多少,其形成與地貌、土質等因素都有關。
大通縣政府門戶網站的資料顯示,該縣總體呈桑葉狀,東西狹長、三面環山,大通河貫穿全境。另據西寧市有關部門8月4日發布的消息,在8月3日晚至8月4日白天,西寧曾迎來今年最強降水,是該市1959年建氣象站以來降水總量第二名。而此后,青海氣象局多次發布天氣預報,大通出現陣雨天氣。
徐建國表示,像大通縣這樣的地貌不利于排水,可能會導致雨水積蓄。除此之外,長時間的降雨會對當地土質造成影響,進而減慢雨水滲透。長時間降雨,會讓土壤里的水分飽和,進而影響新一輪降水的排水工作,部分地質較為特殊的地區,甚至20毫米的降水量也可形成山洪。
徐建國還告訴極目新聞記者,24小時內43.6毫米的降水量究竟算大算小,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評判標準,并不能因降水量一概而論。“但若是一小時內超過15毫米的降水量,則是暴雨。”徐建國稱,以他所在的內蒙通遼為例,當地曾出現一天降水100多毫米的情況。
根據青海省氣象臺預報,8月18日和20日,西寧大通縣仍多陣性降雨,日降雨量可達5至15毫米。徐建國提醒,當地仍需加強防范山洪、地質災害,并防范對搜救工作的不利影響。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